第三百九十五章混账话(1 / 1)

加入书签

这种话

宇文舒明白过来,这才是父皇想要告诉他的,最要紧的事情,同样的,也算是一种试探吗?

谢笠要回京,不管目的是什么,这个事实,是变不了的。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父皇大约一来是怕他过于冒进,趁着谢笠回京的这段时间,拼命想同谢家扯上些关系,既然不能得到谢潜的明确支持,那不妨从谢笠身上下下功夫,说不得有意外的收获。可这样一来,难免授人以柄,招人口舌。

今次他为夫子践个行,宇文郅都暗中授意御史台中人上本参他,更别说他刻意的同谢太尉走的过分近了。

二来他心中升起无力感,甚至于有些受到打击。

父皇其实也很防备着他,倘或他真的能同谢笠拉近关系,那在朝廷里,是实实在在站稳了脚跟,他要有这个本事,只怕父皇也要对他生出几分猜疑之心来的。

于是宇文舒嘴角略是一沉:“孔内臣的话,我都明白了,建康城中事情多,承了王爵正经开了府,底下一众属官尚需我亲自调理一番,谢家的这个热闹,我不会去凑。送到这儿,孔内臣就止步回吧。”

孔扬略一抬眼,看了他一回,眼中的笑意毫不掩藏,须臾后同他行了个宫礼,看着他一步步往宫门口去,目送了他踏出宫门,才旋身往朝阳殿回了不提。

却说那边谢潜一路回到府中,脸色却yīn沉至极,众人将他围着询问了好半天,他才将太极殿中事大概的说了一通。

谢汲和谢泠两个对视了一回,谁也不好说什么。

这事儿也不怪谢潜要生气的,宇文舒的态度

饶是谢汲一心想要辅佐他,也觉得他今次办的事儿实在不厚道。

桓廷之的事情,当日还是二兄点醒的他,虽然他不可否认,自从二兄那夜去王府见过宇文舒后,哪怕是态度急转,可仍旧事事以谢氏为先,并非先去考虑宇文舒会如何。

但不管怎么说,大殿之上,他和荀禄两个,就指望着二兄同王岐僵持不下,这也太说不过去。

谢汲抿chún一回:“二兄也别气了,这个事儿,其实不过是立场不大相同罢了。”

岂料谢潜一眼横过来:“你近来总跟我说,要我多体谅他一些,他的这条路,远比我们的要难走的多。可是到头来,又如何呢?”

他一席话,问的谢汲哑口无言。

他们倒是体谅宇文舒了,可又有谁真正来体谅他们谢家的为难之处,还有他们兄弟的艰难呢?

宇文舒自己都说,知道二兄没做错,可即便如此,他不还是有所责怪?

然则谢泠那边儿却将一副嗓子老着,嗓音压低低低地:“可是颍川郡王,总不会无缘无故,就这样了的。”他咂舌半晌,“二兄气恼归气恼,可气过了,静下心来,就没有想一想吗?”

谢潜似乎愣在了那里,从来心里转的快的人,有一瞬间晃了神,为着这个话,困惑了。

四郎的话,是有理的。

荀禄其实是个十分谨慎的人,可是这两次的表现,却异于往常。

先是大殿上站出来回护宇文舒,丝毫不怕人将他视作宇文舒一党,今天甚至于,耐着性子想等他强出头,全然不顾及,是否会在太极殿中引得王谢缠斗,更不考虑,后果会怎么样。

阿耶毕竟还不在京中,可王净之却实打实就站在朝堂上。

他和王岐真的僵持下去,有什么好处呢?对荀禄,对宇文舒,都没好处。

荀禄开口,王净之会坐视不理,可若换做是他,因他背后站着一个陈郡谢氏,王净之大概不会由着他一张巧嘴,挤兑王岐。

他在朝中受到掣肘,对宇文舒,根本没好处。

荀禄又在想什么呢?

然则那种不屑,实打实,瞒不了人,诚然,荀禄好似也没打算瞒着藏着。

谢潜有些想不明白,嘴角就是一沉,冲着两个弟弟摆了摆手:“你们去吧,叫我一个人好好想想今天的事。”

谢汲兄弟两个又互相看了一回,谢泠好似还有后话想说,谢汲却已经朝他摇了一回头,站起了身,同谢潜告了辞,顺势拉了谢泠一把。

等出了谢潜的书房外,走出去没多远,谢泠脚步一收,不肯再走:“三兄怎么不叫我问呢?颍川郡王行事必定有异,二兄如今只怕还在气头上,要支开咱们,你倒听他的。”

“素日是你最听二兄的。”谢汲没好气的白他一眼,“二兄若还在气头上,就不会说最后那句话,也不会理会你的那句话。他听进去了,明白过来郡王举止有不对,只是一时想不明白,所以想自个儿琢磨一番,叫我们走,就是不想被打扰,你杵在那里,等着挨骂吗?”

谢泠啧两声,撇了撇嘴,倒真有几分谢拂耍无赖时的模样。

谢汲看着觉得好笑,快要加冠的人了,放到外头也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在兄长们面前,却这样孩子气。

就像小幺一样。

外人面前坚毅又聪慧,那点子娇气,从来都是留在家里头的。

小幺小幺?

谢汲眼中突然一亮,看的谢泠打了个哆嗦:“三兄?”

“走,跟我去找小幺。”他一面说,一面拉了谢泠一把,转了个方向,就往谢拂的院子而去。

谢泠满脸不明所以,脚步是跟上他的,可耐不住好奇的一直问他:“找小幺做什么?三兄又想到什么了?为了今天的事情吗?”他突然啊了一声,“小幺好像跟荀况处的还算不错来着”

岂料他话音刚弱了三分,谢汲脚步猛然一顿,回过头来,恶狠狠的瞪他:“什么混账话都敢说,你到外面去说这个话试一试?”

其实这本来没什么,眼下的风气并不至于那么守旧,年轻的郎君同待字的小娘子们不至于就不碰面,只是大家心里存着礼数二字,恪守教条,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不叫外头起闲言闲语就是了,放到小幺的身上,自进了建康城后,就更要把握好这个分寸,毕竟她身份不同。

不过谢泠只是愣了须臾就想明白了。

三兄突然变了脸,并不是因他这句话说的太有失分寸,而是为了,宇文舒。/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