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2 章(1 / 1)

加入书签

经死了

得知了当年之事,他把那一切都看得淡淡的。

他想,即便为了爹和娘也不能去认他。可瞅着那人神sè黯然的样子,心里也不

大舒服。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他感到无比庆幸的是,这些年来娘始终是那么开朗。

而他呢,也得到了叶爸爸的宠爱。

娘说,自小他就像个小猪娃子似的,是个福气宝宝。

他想,他真是的个福气宝宝嗳。

从小到大,都是如此。

*

过了“元宵节”,章启铭启程回到了香江。

一路上,他心怀惆怅。

可他不断地安慰着自己,不管怎样他总算见到冬娃了。

他比他想象的还要好、还要优秀。

可惜,他却把这么好的儿子给弄丢了。

他回到家里,见有人正在等他。

俊睿来看他了。

听孩子说,已经办好了更名手续,要认祖归宗回到章家。

他是涕泪纵横。

这天晚上,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他打算和那个人注册结婚。

他想,不可能再去追求完美了。

他这一生错过了太多,实在不想再继续错过了。

*

转眼进入了三月。

春风一吹,觉得浑身上下暖洋洋的。

这天中午,甜甜和抒文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大宅。

她亲自动手,给冬娃和程彦都画了一个妆。

因为准备拍摄黑白照片,这妆就画得格外浓,猛一看都快认不出来了。@无限

照片是抒文负责拍摄的。

背景板是小楼的红砖墙面,这样会形成一种反差效果。

冲洗出来后,模特的脸都是逆光的,基本上看不清楚眉眼,只能看个大概lún

廓。而身上穿的夹克衫却凸显出来,效果很不错。

徐甜甜十分满意。

就找个一只大相框装了起来,准备挂在店里当招牌。

三月八号,“天天时装店”开业了。

虽然只是个小门店,可对普通人来说却是创业开始。

由于前期宣传到位,不但店外张贴着大幅海报,还用留声机播放着唱片,吸引

了不少眼球。

开张这天,生意火爆。

凤芝、红英、俊霞、俊兰忙着招呼顾客。

徐甜甜坐在柜台后面,忙着收款。

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

等到闭门盘点时,她数钱数到手软。

抒文在家里,左等右等不见人回来。

就提着一只保温桶,赶来送夜宵。

他敲开了店门,见甜甜正拿着一沓子钱,冲他笑着。

“抒文,快看,好多钱哪!”甜甜咧着嘴笑道。

这一刻,他再次意识到了。

甜甜最喜欢的就是数钱。

她可是个标标准准地小财迷哦。

第121章

尾声

*

这年夏天, 徐甜甜赚到了第一桶金。

这是她艰苦创业的第一步。

到了年底,刨去人工成本和各项费用,她的库存外加流动资金已超过了六千元。

距离“万元户”还有一半里程。

可对她和抒文来说,已是相当成功了。

现在, 她的月工资才五十块, 抒文的月工资也不过一百来块。即便不吃不喝,

一年也攒不了两千块。

可靠着门店, 却一下子赚到了六千块。

每天一看到现金流水, 她都是两眼发光。

浑身上下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冬娃跟她说, “娘, 你得注意身体啊,可别累着了!”

可她呢,却想着给冬娃买台大彩电, 让海海和慧慧在家里就能看到电视了。

记得后世, 徐爸爸常常跟她说,小时候看电视要跑到别人家去。

一间屋子里, 挤满了人。

小孩子们都搬着小板凳, 聚jīng会神地看着, 到人家吃饭时还不肯离开。搞得人

家心里直犯嘀咕, 可嘴上却不好意思说啥。

直到把人家的电视机看出毛病来了,才算罢休。

她想, 得帮后世的爷爷一把, 让他也发家致富。

最好是引导着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去摆摊, 这样,就能给徐爸爸挣个大彩电了。

这会儿,徐爸爸才十一岁,正是tiáo皮贪玩的年龄,也是个标标准准的小电视迷。

或者,她把成衣批几件给爷爷nǎinǎi,让他们也赚个外快?

徐甜甜把业余时间都投到了门店的经营上来。

抒文总是劝她,不要那么拼。说大哥那边已经给他们开了一个账户,里面存了

一笔款子,足够他们用的。

可她觉得,家里给的不如自己亲手挣的。

这恐怕就是挣钱的乐趣吧?

抒文为了陪她,也义无反顾地加入进来。

他俩常常一起数票子。

这都是一块、两块、五块的票子,数下来得好半天。

可他们却是乐此不疲。

甜甜跟他说,以后会有五十元和一百元的大票子,数起来可是方便多了。

对一百元的大票子,他没啥概念。

现在,他去财务上领工资,十元的票子有十一张,得数半天呢。

如果是百元大票,那就只有干巴巴的一张了?

显得好少啊。

*

这一年,春娃和妞妞都从军校毕业了。

春娃回到军区,进了总后勤部。

由于攒下了十年军龄,就直接挂了个连级。而妞妞学习成绩好,在数学方面颇

有天赋,学校那边希望她留校考研,参加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可军区总后勤部却不肯放人。

最后,妞妞又写了一份保证书。

保证研究生一毕业就回军区,军区这才批准她继续攻读学业。

对此,抒文很是自豪。

可甜甜却有些担心。

那边离得远,和妞妞见一面可不容易。

这一学又是三年,可真是想得慌啊。

还有公爹和婆婆,总是念叨个不停。

说想妞妞了。

他们都是快八十的人了,最挂念的就是妞妞了。

为了通话方便,抒文出面给大宅里装了一部电话。

这是自费的,好和海外通通电话,保持联络。可公爹和婆婆唯一向外拨打的,

就是妞妞学校的电话。

她和抒文商量了一下,打算明年就搬回大宅去。

公爹和婆婆身边得有人照应。

虽然,他俩的身体还好,可到底还是放心不下。

还有爹和娘,也是快七十的人了。

上下楼不大方便,她想让他们搬回来住。可爹喜欢住在家属楼上,说那边热闹。

这事,只能跟娘商量。

让他们尽快搬回来。

院子里的活动地方大,空气也好。

挺适合老人们居住的。

章家爹的身体还很硬朗,和腊梅婶子还是几下里住着。

夏天,就回镇子上。

冬天,又回到城里。

家里的生活好了,心情也格外好。

虽然,章家爹见了她,从不在她面前提起那个人,可看得出他一直在念着他。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他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