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公(1 / 1)

加入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包网]

www.wwwshubao .com最快更新!最清爽!

沈珺悦拉住成徽帝,咬唇看着他, 眼神闪烁却又不退不避。

盛临煊看着她明明心虚却还硬撑着的小模样, 忽然叹了口气, 摸摸她头道:“朕知道你有话要说, 但是,先用膳。用完了,朕慢慢听你说, 不急。”说完就把她拉到桌边按坐下, 示意她起筷吃饭。

他分明已经有所察觉了, 却好像并不在意,沈珺悦无法, 只好拿起筷子。又想起可能被自己带累的李保, 便装模作样地问他:“这些菜都是李保打点的吧,瞧着很是不错,他人呢?”

盛临煊夹菜的动作顿了顿,又想叹气了, 原本考虑到她这大半天的出去到现在还未进食, 不想与她计较先,可是她这想东想西的就是不能安分吃饭。

成徽帝搁下筷子, 看着她认真道:“你若想做什么事去, 说一声便是, 这样悄悄地离了人, 要是出了什么事可如何是好。”

沈珺悦也放下了筷子,微垂着头乖乖听训, 心里却反而踏实了。

又听成徽帝接着说道:“朕并非怪你,只是希望你以后行事的时候能多思虑一番。朕,也是会担心的。”

沈珺悦闻言不由得抬头看他,他表情有些无奈,且听他说的话以及他的眼神都透露出了微妙的情绪变化。

捕捉到他眼中的情绪,沈珺悦几乎立刻就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原本只是略微忐忑的眼睛里漫上羞愧与歉疚,捏了他袖子摇了摇,小声道:“臣妾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盛临煊本意也不是要斥责她,只是当他忙完了听说她在普渡寺,兴冲冲地来了却没见到人,而后找遍了整个普渡寺竟也没有的时候,他是真的有些乱了心神,也差点失了分寸。

他拿下她捏着他袖子的手,握在手中,意味深长道:“只要你好好的待在朕身边,其他的事情,朕并没有那么在意。”

这话绝不只是表面意思,沈珺悦心中有感动也有不安,正想再说些什么,他已经恢复了温煦的模样,拿了筷子塞进她手里,催促她道:“好了,先用饭。”

看他并没有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的意思,沈珺悦也就不再多言,听话地吃起饭来。

-

饭毕沈珺悦又问了一遍李保,唯恐人家因她而受罚。

成徽帝轻轻地捏了捏她的鼻尖,笑话道:“既怕连累了旁人,怎做事之前就不能先思而后行?这会再来担心,迟了。该罚的也已罚了。”

沈珺悦瞪大了眼睛,急问道:“您打他板子了?!”

“怎么,不该打么?”成徽帝凉凉地反问道。

“不是,这、这又不是他的错,皇上您怎么能这样......”

成徽帝冷言冷语道:“朕让他安排你的出行,他就得掌握你的行踪,随时照应你左右。今日若非朕来,他居然还不知你丢了,如此当差,岂非渎职,你说该不该罚?”

他说得头头是道,又句句占理,沈珺悦张口结舌,一时竟无言以对。

说她聪明,她又如此老实好骗,说她愚笨,有时又极敏感慧秀。盛临煊唇角微勾,食指点了点她眉心,耐心教她行事:“朕罚了他三个月俸银,你回头不妨给他添补些,如此他不仅不会心怀怨恨,往后还会更用心伺候你,这便是驭下之道。”

沈珺悦恍然大悟,却又鼓起脸嗔他:“好好的指教便是,皇上怎么总爱逗弄臣妾!”

两人又耍了会花枪,沈珺悦才把话题拉回来,问他:“皇上是不是已经猜到了,臣妾是去了水月庵?”

盛临煊想起自己当时着急气怒之下,命李荣宣召了全寺的僧众一一问话,才得了一丝线索。这样纵性鲁莽,实不符他平时行事。微有些不自在道:“初时并未想到,后来有个小沙弥说看见你往后山去,朕才想到这个可能。”

“臣妾今日在水月庵中,还见到了一个人。”沈珺悦想起水月庵中那惊骇的一幕。

他拧着眉,问她:“什么人?”显然想不到除了宁安大长公主之外,水月庵中还有哪个人值得她特地提起。

“大长公主殿下唤她夏冰,殿下的侍女则唤那人夏良媛。她......好似是悯王的女眷。”

“朕确实未曾听过此人。但即便有,也不足为奇。悯王当时已经娶妻......”他说到这里,乌黑的瞳眸中又透出沉痛来。

沈珺悦不明所以,只能握住他的手,等着他说下去。

“事发时,太子妃有孕在身,”他嘴角泛起一抹苦笑,“只是,他们又怎么会让她生下来呢......”

又是他们,为了让成徽帝登上大宝,坐上帝位,他们到底做了多少的事情,让成徽帝背负了多少原罪!

那种心尖泛疼的感觉又来了,沈珺悦靠近他,张开双手将他抱住,给他无声的支持与慰藉。

“斩草除根,一向是他们的行事风格,更何况这样大的一个隐患,他们自然更不能容忍。”

“承恩公,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沈珺悦忍不住问他,那个在幕后操纵指使这一切的人,成徽帝的外祖父,于沈珺悦而言实在太过遥远,却也十分可怕。

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盛临煊眼神深幽地看着远处,脑中浮现一个外表看来很是宽和慈爱的老人,自己曾以为的这世间最好的人,这世间最宠爱自己的人。

他冷笑一声回答:“大概是这世上最无情无义,又最权欲熏心之人吧。”

盛临煊想,承恩公周济怀,前半世蝇营狗苟争权夺利,后半生汲汲营营以权谋私,也许他活着,便就是为了权势富贵吧。毕竟在周济怀眼中,没有什么是不能被利用、被牺牲的。若有,那也只是利益的筹码不够重罢了。

想起幼时他常常将自己抱坐膝上,给自己讲史,却偏偏爱说一些前朝皇家兄弟阋墙,手足相残的故事,其实不就是想给他灌输些天家父兄皆不可信,唯有外家最为亲近的观念吗。

只盛临煊幼时是活泼爱闹的脾性,并不耐烦听那些史事,反而喜爱跟着宁安大长公主与太子身后跑。承恩公府经常借故邀他去玩,可去了若是没有能吸引住他的新奇有趣玩意,他也是来去如风的。

直到他年龄渐长,承恩公的心思就是藏得再深也得暴露了。毕竟他还得借着盛临煊的名头去纠朋结党,在朝堂上壮大自己的势力。

盛临煊之所以如此恨他,是因为他不仅老奸巨猾,且兼心狠手辣。

先帝后期已经决定传位于盛临煊了,立储的诏书已经通达四海,一旦先帝殡天,盛临煊便能顺理成章地继承大统。如此,悯王盛临昭,根本可以不用死。

五年前,盛临煊意外得知悯王之死的真相——盛临昭并非自愿投缳,而是被人活活吊死。

他温润如玉的太子哥哥,逼宫的那日都狠不下心将就在近前的他挟持以逼皇父就范,只因一时的心软,最终束手就擒的哥哥,临死前该受了多大的折辱。盛临煊一旦想起,便心痛难忍。

亦是从那时起,盛临煊对承恩公府的最后一丝感情,也彻底断绝了。即便到了现在,想起这件事,他对承恩公府满腔的怨怒、憎恨,依然没有半点消减。

既然周济怀那么看重自己的地位,那就将周家夺爵削官,贬为庶民;既然他那么热衷富贵荣华,那就罚没他的钱财家产,流放边疆。

是的,盛临煊根本不打算实现对周太后的应诺。承恩公府一干人等可以不死,但余生绝不能好过。否则便是对盛临昭的不公,也是对这些年被他们残害的人的无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