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9(1 / 1)

加入书签

孩子还得吃喝。

邓子欣天天跟着他们到地里头,坐在小竹车里,玩累了就睡,上面遮着一块布防晒。

这天早上,还有最后一点了,邓萍累得不行,她躺在床上,对方氏老太太说道,“妈,我晚一点再去,再睡半个钟头。”

方氏老太太也没有反对,对她说,“我刚挤了羊奶,一会儿你给她热一下。”

邓萍迷迷糊糊的应了一声,又睡了过去。

这一睡,就是小半天,邓子欣在另一个房间,饿得前心贴后背,也不见姑姑起来,只好在炕上静静等着,她想,如果要是妈妈在,她绝对不会挨饿的。

邓萍起来,先刷牙洗脸,擦脸的时候,陡然想起,没有给邓子欣喂奶。

她赶紧到厨房去取了奶,放在热水里过了过,然后倒进奶瓶里,掀开门帘一看,邓子欣躺在炕上,一动不动,笑了声,“这丫头还真挺老实的,喝奶吧。”

邓子欣拿着奶瓶,喝了一口,觉得不对,这奶有一股生味,难道姑姑没有给煮一下吗?

邓子欣抱着不喝,邓芳着急,“快喝,喝完了我们去地里,你爷爷奶奶还等着呢。”

邓萍一直催促着邓子欣,邓子欣只好喝了下去。

喝完奶,邓萍抱着邓子欣来到院里,把她放在小竹车里,姑侄俩悠然的往地里走,一路上,很多人都会看一眼邓子欣,那眼神,让邓子欣很难受,那是一种怜悯,她不想让别人怜悯自己。

中午的时候,方氏老太太带着孙女回了家,她把小竹车放在树底下,去厨房做饭。

大半天喝了一瓶奶,邓子欣早就饿得不行了,她在家这些日子,不像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那样温饱有保证,那时候的她,白白胖胖的,回到家,跟着爷爷奶奶,街坊四邻都说,她明显的瘦了很多。

邻居们私底下都会说,没了妈的孩子,注定都会受罪,因而更加瞧不起邓家的所作所为,邓子欣就听到邻居阴阳怪气的说奶奶,孩子不再爹妈跟前了,就想着法儿的虐待孩子,大热天的,也不知道给孩子洗澡换衣服。

做好饭,父女俩也回来了。

邓子欣看了一眼爷爷,突然觉得肚子一阵绞痛。

邓保良洗了洗手,来看孙女,看到孙女脸色发白,吓了一跳,邓子欣摸着肚子,示意邓保良,她肚子疼。

邓保良大喊着问方氏老太太:“你给她吃什么了?”

方氏老太太从厨房伸出头来,“怎么了?”

“怎么了?这孩子肚子疼,我先带着她去卫生院,你赶紧拿着钱来找我。”邓保良顾不得换衣服,抱着孙女匆匆走了。

方氏老太太嘟哝道:“真是能折腾,怎么会肚子疼?”

方氏老太太回屋拿了钱,跟女儿交代了两句,一溜小跑去了村里的卫生院。

邓子欣躺在床上,哭得十分厉害,方氏老太太也吓了一跳,这孩子很少这样哭的,几乎不哭。

老大夫邓保林是邓保良的平辈,岁数比他稍微小一点,邓子欣的样子让他很生气,方氏老太太进来的时候,他正在质问邓保良,“保良哥,你怎么带孩子的,给她吃了什么?”

听到邓子欣是吃坏了肚子,方氏老太太松了一口气,“吃坏了肚子,配几片药片不就行了。”

邓保林狠狠的瞪了一眼方氏老太太,“我刚给她喂了药,也打了针,能不能好,要观察一会儿,你们先回去吧,有事我让小二去叫你们。”

邓保良夫妻走后,因为药力的作用,邓子欣睡了过去。

睡了将近一个小时,邓子欣醒了。

邓保林让老伴给邓子欣煮了一碗小米粥,粥熬得很稠,邓保林一勺一勺地喂着她,邓子欣喝了小半碗,感觉胃里舒服了很多。

邓保林叹了一口气,对老伴说道,“这孩子,一个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二就是饿的,你想想,她妈带着孩子的时候,这孩子白白胖胖的,多好啊。”

“唉,还不是大勇对不起人家,总想着攀高枝,哼,也不怕那根枝子折了,跟他爹一样摔断了腿!”

“行了,当着孩子,咱们不说这个。”

临天黑的时候,邓保林才把孩子给邓家送回去,并一再叮嘱,让他们按时给孩子吃饭,给孩子吃的东西,一定要干净。

正是秋收的时候,邓保良和方氏都累到不行,不到九点,一家子都睡了。

半夜的时候,邓子欣发起烧来,她哭了几声,夫妻俩睡得太沉,没有听到。

邓子欣用力翻了一个身,翻到爷爷身边,邓子欣的手很烫,邓保良一下子惊醒了,他伸手拉灯,灯没亮。

秋收的时候,用电比较多,为了节省,夜里大多时候都会停电。

邓保良一边喊方氏老太太快醒,一边摸索着下地,找了一根蜡烛点亮,这时候,他再摸邓子欣,冷汗都出来了,“快点,我们去保林那儿。”

邓保良抱着邓子欣,裹上了一个薄被单,风驰电掣的去了邓保林家。

邓保良拍响了邓保林家的大门,邓保林的儿子先醒了,开了门,看到邓保良,赶紧让进来。

邓保林已经穿上了衣服,邓子欣被放在床上,邓保林诊断过后,摇摇头,“我先给她退烧,你赶紧去找个车,送她去县医院。”

邓保良犯了难,邓家庄有车的只有两家,其中一个是货车,另一个就是霍老八家。

邓保林催促他,“哥,你还犹豫什么,去霍老八那儿吧,他们不是那种人,为了孩子,他一定不会拒绝你的。”

第二十五回 起心思

邓保良万分忐忑的敲响了霍老八家的大门,透过铁门的门缝,邓保良看到,霍家的卧室亮灯了,他的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霍老八吆喝着问了一句是谁,邓保良回了一句是我,霍老八很快开门来了,在屋里,他并没有听出来是谁,开了门,借着月光,他看清了邓保良。

脸一沉,霍老八问道:“有事吗?”

邓保良赶紧说,是邓子欣发烧了,烧得挺厉害,想让他开车送到县医院去。

霍老八点点头,瓮声瓮气的说,“等着。”

霍老八开了大门,又回屋拿了钥匙,发动汽车,开出了院子,霍老八媳妇打着哈欠出来关上了大门,看到邓保良,没好气的哼了一声,关上了大门。

邓保良不会拉车门,霍老八打开车门,让他上来。

车子很快开到邓保林家门口,邓保良抱着孩子,和方氏老太太上了车。

县医院不算远,开车十分钟的事儿。

车子停在县医院的楼下,霍老八让他们先下去,自己随后就到。

邓保良挂号以后,抱着孩子进了急诊室。

霍老八随后也赶到了,方氏老太太留在了诊室,霍老八和邓保良在门口的长椅子上等着。

霍老八寒着一张脸问邓保良,这孩子怎么会突然发烧。

邓保良说,孩子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霍老八瞪了一眼邓保良,“我嫂子给你们留下了三万块钱,还不够给孩子买吃的?这可是你们邓家的种,邓保良,你们也别太黑心了。”

邓保良祖咒发誓的告诉霍老八,只此一次,以后再也没有了。

医生出来,让邓保良进去。

他告诉邓保良,这孩子是急性肠炎引起的发烧,需要住院,让他们去交费。

邓保良满兜也就五十块钱,拿什么缴费。

霍老八在门外听得仔细,刚才出来的时候,他媳妇给他塞了一把钱,也不知道是多少。

他数了数,有五百多,住院押金需要三百,他想了想,给了邓保良四百。

邓保良一再道谢,并保证回家以后就还他。

霍老八跟着忙乎了大半宿,看到邓子欣退烧了,这才松了一口气,嫂子临走的时候,一再叮嘱他,时时看顾孩子一下,她是不放心外孙女。

谁料,他媳妇脾气不好,和方氏老太太话不投机,竟然打起来了,他媳妇一生气,也就没过去,这些日子,他也忙,所以,真是忽略了这孩子。

他嫂子想要霍容重新开始,现在母女俩就住在霍容舅舅家,两口子都不是什么大官,住的房子也不宽绰,他前几天给霍老太太送东西的时候,霍老太太还说要出去租房子住。

霍容已经插班进了县中学,虽然有点吃力,但还能跟得上,每天晚上,都12点以后才睡觉。

霍老太太想托人找关系,把霍容的户口调到白城县,她舅妈正好认识一个县公安局的,答应了帮忙。

这个户口不便宜,霍老太太说得两万,顺带着把霍容的名字改了。

霍老八没有见到霍容,问了问,霍老太太叹息几声,没接下茬。

他这个侄女,什么都好,就是没经过事儿,这段时间,又是离婚,又是孩子的,那孩子心里肯定不会好受,可他赞同嫂子这么做,他们霍家就这一个宝贝闺女,刚21岁,怎么也不能被一个孩子拖累一辈子。

他丈母娘家的小姨子,前年妹夫死了,她一个人带着俩孩子,刚26,长得也不寒碜,可就是因为有孩子,相亲无数,没一个成的,过年以后找了一个上门女婿,穷山沟里的,家里兄弟多,三十了,还没娶上媳妇,他不待见他,一天到头傻呵呵的,没个本事,现在在他的工程队上班,□心了。

他们老霍家,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凭什么让自家的闺女受委屈。

他答应哥哥了,一定照顾好嫂子和侄子,侄女。

霍老八回了家,让媳妇一会儿买点东西上医院照看孩子去,霍老八媳妇虽然不乐意,还是答应了。

他们家的地,有人帮着种,她不用下地,身边有没个拖累,日子过得还算舒坦。

霍老八媳妇想着孩子还小,吃不了什么东西,买了两袋好奶粉,就到医院来了。

方氏老太太在霍老八媳妇面前,是直不起腰来的,打了一声招呼,然后把椅子给了霍老八媳妇。

霍老八媳妇也不客气,拉着椅子坐在了床头,手一挥,“你回去吧,今天我看着孩子。”

方氏老太太求之不得,交代了两句,转身回家了。

邓子欣退烧以后,反复了一次,刚睡着。

方氏老太太刚走,临床来了一个小病号,是一个中年女子照看一个两三岁的孩子,那孩子好像是个哑巴,不会说话。

霍老八媳妇不愿意和陌生人聊天,那女人却主动和霍老八媳妇聊了起来。

霍老八媳妇有一搭无一搭的回着话,眼睛却看着邓子欣有些发黄的小脸,这孩子,她也喜欢,也心疼。

霍容在家的时候,没事就会抱着孩子到他家去转一圈,邓子欣很多衣服,就是她这个姥姥给买的。

但心疼归心疼,邓家做的那些事情,她无法原谅,所以,她狠着心不去看邓子欣,因为她怕自己的暴脾气去了就和方氏老太太吵起来。

临床的中年女子看到霍老八媳妇心不在焉,也就不说话了。

天快黑的时候,方氏老太太回来了,霍老八媳妇站起来,沉着脸说道:“你这一天功夫可真长,孩子已经吃过了,针也打了,你夜里经着一点心,别让她再发烧了。”

方氏老太太点点头,递给她一个饭盒,“这是我包的饺子,你吃了再走吧。”

霍老八媳妇没接,“不了,我回家再吃,看好了孩子,别大意了。”

“不会的,今天夜里我让小萍来看着她。”

霍老八媳妇点点头,又看了一眼邓子欣,拍拍她的小脸,转身走了。

邓子欣对这个姥姥,印象也很深,当初她妈疯了以后,这个姥姥的妹妹给霍老八打了电话,霍老八一家人从上海到了省城找她,就是这个姥姥,当着很多人的面,打了她一记耳光,骂的她体无完肤。

那时候,她也是恨姥姥的,恨她多管闲事,却全然忘了,每逢过年过节,还有换季的时候,这个姥姥就会给他们母女寄吃的,寄衣服,还给他们寄钱,让他们到上海去玩。

当初村子里拆迁,霍老八更是把自己的大房子直接留给了霍容,她们母女才有两套房子。

邓子欣听见奶奶和临床的中年妇女聊得火热,没有兴趣,再加上浑身无力,沉沉的睡了过去。

那个中年女子已经知道了邓子欣一家的大致情况,她弯腰看看邓子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