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0(1 / 1)
少人马。
“你说,寡人此次下令南征,是不是太心急了?”
恒王看向卫岚,神色有些担忧的问道。卫岚低头沉默了片刻,而后抬起头来拱手道:“陛下,老臣倒是觉得,此时南征的确是最好的时机,渭河尚未解冻,大大减少了军粮和军械运送的时间,前可攻,后可退,不论如何也应试一试,若是错过了
时机,再想等到这天时地利,至少也还需一年啊。”
恒王看了看卫岚,微微点了点头,却又叹了口气:“只是没想到这个萧何突然去了南渊,若是南渊没有他,这仗恐怕也要好打些。”卫岚闻言,也是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却又正色道:“陛下,此时距离渭河解冻,大约已经不到半月了。老臣不得不说,若是在半月之内,战事还未有进展,最好还是令他们退回潼关再做打算,否则到时他
们守着一座孤城,一旦三面受敌,便会退无可退。”
恒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一点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若是半月之后,他们还只能守着一座柴阳城难以前进,那便等于是在徒耗军需,没有丝毫意义。
其实,恒王此次下令南征,也是因为连允被擒,他看中南渊军中此时没有运筹帷幄的将才,又逢渭河冰期,潼关是距离南渊都城襄陵最近的一座城,能从那里攻入南渊的机会,实在是少有。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一转眼萧何便已是去了南渊,还得知了他本就是叶阑之子。他在秦川军中的这些时日,与应清他们相交甚多,必是十分了解这几位将领的特点,还有秦川的国情,所谓知己知彼,也不
过如此了。
那么现如今,南征真的还有那么大的胜算么?恒王心中已经不敢笃定。
这么一想,他又有些烦闷起来,本以为秦川与南渊数十年的交战终于能做一个了结,可现在看来,结果还未可知。
难道天命注定,秦川与南渊两国就要这样一直并存下去?
他与齐王这兄弟二人,此生就注定分不出个胜负么?
【柴阳城中】
从曲昌回来之后,秦桑几人细细清算了那一战攻城的损失,虽是有不少折损,但也算是在近处看清了曲昌周边的地形,也大抵知道了曲昌的城防水平。
因着曲昌地势低洼,应清曾设想引水攻城,但曲昌周边并无太近的河流经过,最近的一条河也在几十里开外,而此时冬日里雨水也不多,想用这种方法,恐怕是行不通了。
此前攻城时他们推算,城中守军大约两万余人,加上三万援兵,此时的曲昌城中至少有五万人马。
这样的数量,其实已经是非常庞大,况且攻城损耗向来比守城多,若是在城下与他们硬耗,秦川的损失会更为严重,打到最后,也未必分得出胜负,且耗时太长。
但若是想办法诱他们出城作战,南渊士兵对于曲昌周边的地形一定比秦川士兵熟悉,加上人数上他们也不占优势,更是不妥。
想来想去,唯一可行的思路就是将他们分批引出,再分批歼灭。
但是,要如何将他们一点点分化出来呢?
应清盯着着人拟出沙盘上的地形,目光聚集在了渭河沿岸,心中略一勾勒,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的目光定了定,指着渭北对面的渠州抬头看向秦桑道:“你觉得,渠州此时的布防比曲昌如何?”
秦桑定睛看了看应清所指的那座渠州城,看向一旁翻着眼睛一边想一边缓慢道:“此时渭河沿岸守军最多的两座城是兆丰和双元,其余兵马大多都在萧何手中驻扎在曲昌,那么……”
她忽然一笑看向应清:“渠州守军定然不会太多。”
想到这里,她已是明白了应清的意思。
若是他们此时不再纵向南攻,而是横向转西而去攻打渭北对岸的渠州,南渊会如何应对?
他们会置渠州于不顾,硬守着那座曲昌城么?还是会前往渠州支援?
又或者,他们会一半留守曲昌,另一半驰援渠州?若是萧何继续守着曲昌,他们便可以借机顺势攻下渠州。若是萧何前往渠州,他们便折返去攻曲昌。而若是萧何真的选择只出动一半人马去援渠州,那么在中途,他们便可与这一半人马交锋,那样一来,
秦川人数便占了上风。
将这其中关键理顺之后,秦桑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这可真算得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而无论萧何做出怎样的应对,他们都可以顺势而为。
她正欲出声再与应清细细规划,却听得府门外一声禀报:“秦将军!”秦桑转头往门外看去,只见一名哨骑匆匆跑进门中,抱拳跪地道:“秦将军,曲昌那边有动作了!”
正文第一百七十二章敌军异动,回防渭北
秦桑与应清对视了一眼,便出口问道:“如何?”
那哨骑也不停顿,立即回禀道:“曲昌城内有人马出城,往西北渠州方向行去,速度极快。”
应清闻言,微微皱了皱眉,西北渠州方向?难道他们……
想到这里,他连忙问道:“多少人?”
谁知,那哨骑面上的神色却显得似乎很是疑惑,他抬起头来,眼中尽是不解道:“他们……是分批出城的,每批……只有千余人,在我回来前,已经出城两批人马,中间间隔……大约三个时辰。”
秦桑一愣,分批出城?这是为何?
但是一想,她心中立即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她看向应清,只见应清微微垂眼,似是也在琢磨此事,便先对那哨骑吩咐道:“知道了,继续盯着,再有动向立即来报。”
“是。”那哨骑领命,便站起来转身匆匆出了门。
此时,应清和秦桑已是眉头紧锁,他们仿佛意识到了曲昌城中的萧何这样做的用意。
渠州,不是只有他们俩想到了渠州,萧何定是也按着他们的思路把目光放到了渠州,但是,他的做法却极为刁钻。
两军分守两城对峙,此时哨骑的作用就尤为重要。萧何令那些人马分批出城,当第一批被哨骑看到时,就算哨骑再聪明,他也不能误了回报的时机,最多只能再暗中观察一段时间,便要即刻回禀。
但是,曲昌距离柴阳路途遥远,在哨骑回禀的过程中,他具体又出城了几批人马,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那么,曲昌城中现如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