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1(1 / 1)
么的,涂药如厕才不用她伺候,她在旁边站着都不行。
他嫌丢人。
好心提议被他拒绝,傅容不高兴了,“既然王爷嫌我笨,我这就走了,得碍王爷的眼。”
话是这么说,人坐的稳稳的,根本没有要起来的意思,怕他信以为真又牵到伤口。
徐晋知道她是随便说说的,盯着她胸口道:“我渴了。”
傅容与他相处这么久,哪能不明白他的暗示?垂眸嗔道:“王爷伤成这样,怎么还动歪脑筋?”
徐晋目光上移,望着她眼睛道:“只要你在我身边,就是要死了,我也想。”不然她以为他挨板子时靠什么挺过来的?除了琢磨如何养伤,其余时间就在想如何占她便宜,否则一动不动趴在床上十天半个月,他受得了?
“快点,我真渴。”一想到她还没有主动喂过他,徐晋就浑身兴奋。
傅容羞得不行,他主动使坏她没法拒绝,怎样都随他去了,可是现在……
“王爷还是先安心养伤吧。”傅容不敢看他,低着脑袋劝道。
徐晋自说自话:“先把床帐放下来。”
“王爷……”
“浓浓……”
她会哀求,徐晋也会,拉着她手装可怜,“我疼得厉害,你乖乖给我,我才没空想那疼。”
傅容登时没话说了,扭捏半晌,红着脸将纱帐放了下来。
徐晋知道她害羞,闭上眼睛道:“你脱吧,我不看。”
傅容盯着他乖乖闭上的凤眼,好一会儿才认命地抬起手。
纱衣落下,她一手撑着徐晋脑顶上方的床板,一手撑着他里侧,俯身过去。
熟悉的清香扑面而来,徐晋睁开眼睛,声音沙哑:“再低点。”
傅容手臂发软,又往下挪了挪。
徐晋仰起头,真的渴了,“浓浓,再低点。”
傅容咬唇,感受他喷在自己身上的鼻息,继续放低。
毫无预兆地,被人抢入了口中。
力气好像都被他吸了去,傅容紧紧咬住唇,只有鼻端发出压抑不住的哼声。
“王妃,现在摆饭吗?”
门外陡然传来梅香的声音,傅容大急,手忙脚乱地站了起来。
有水珠落在了徐晋脸上,他试着舔了舔,够不到。
看着傅容背对她匆匆拾衣衫的背影,等她快好了,徐晋才哑着声音提醒道:“帮我擦擦脸。”
擦脸?
傅容扭头,瞧见徐晋脸上脖子上的“水迹”,脸上陡然起了火。
193|193()
几乎肃王爷才被人抬回王府,他抗旨拒婚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傅宸在宫里当侍卫,得信儿后立即命人将这个“喜讯”送回侯府。
对于肃王来说,抗旨是罪名,挨打是惩罚。对于傅家人来说,王爷女婿为了自家女儿连皇帝老子的话都不听了,嘉和帝也只是略施惩戒显然没有真的动怒,这岂不是天大的喜讯?
景阳侯府,乔氏正在五福堂陪老太太说话呢。自打老太太中风后,她们三个儿媳妇就轮流过来陪她,毕竟是侯府老太太,就算不做给外人看,也得做给傅品川看啊,今日恰好轮到乔氏。
报信的小丫鬟兴奋地说完,乔氏没有辜负她的期待,让巧杏赏了一两银子。
大户人家,但凡遇到喜事,丫鬟小厮都抢着干报喜的活儿,因为知道有赏钱拿。
小丫鬟走了,乔氏亲自倒了杯茶,坐在老太太的躺椅前,笑盈盈道:“姑母您听到了吗?连皇上想给王爷府里添人王爷都没要,姑母当初何苦来着?不过这样也好,王爷两次拒纳新人,他对浓浓的心我算是彻彻底底看清楚了,我的心也踏实了,往后再不用瞎担心。姑母您也高兴是吧?你看我这一辈子顺风顺水的,浓浓竟然比我还命好。”
老太太早在小丫鬟说到一半时就闭上了眼睛,仿佛睡了过去。
乔氏笑笑。
她不是圣人,老太太之前那些酸言酸语她都可以抛到脑后,可她不会忘了老太太曾经撺掇傅宓抢她的命根子官哥儿,不会忘了老太太想给她的浓浓添堵,更不会忘了老太太曾想挑拨她跟丈夫的关系。
“唉,我突然想起表姑娘了,当初她跟浓浓一起去选妃,结果呢,浓浓深受王爷宠爱,她却回了赣州老家,四月走的,眼下都九月了,那边应该也给她挑了婆家吧?姑母你不用担心,表姑娘人聪明,落到什么地方都能让自己过好的,绝不会辜负您这么多年的悉心点拨。”
老太太眼睛依然闭着,呼吸却越来越重。
乔氏喝了口茶,瞅瞅老太太,叹道:“算了,不说了,过两日就是润之的大喜日子,姑母要是有个好歹,耽误润之的婚事可不好”。
乔氏是真的不希望老太太出事,老太太出事,一家老小当官的都得丁忧,还是多活几年吧。
拿起美人捶,乔氏轻轻帮老人家敲了起来,口中哼着江南小曲,怡然自得。
~
昭宁宫里,听闻兄长挨打,六皇子徐急匆匆赶到了母亲这边。
他想出宫去看看兄长,但他出宫必须有腰牌,父皇那边在气头上他不敢过去,只好求母亲。
淑妃一点都不着急。
儿子抗旨才罚了三十板子,另加上门禁半年罚俸半年,显然嘉和帝没有真生儿子的气。
“你四哥有你四嫂照顾,你过去添什么乱?好好在宫里待着吧。”
淑妃将小儿子叫到身边,瞅瞅他跟他兄长酷似却依旧略显稚嫩的脸庞,语重心长道:“十七了,你也封了怀王了,明年五月就要大婚,以后要多跟你四哥学为人处世,不许像小时候那样只知道闯祸让你四哥帮忙善后,懂了吗?”
今日嘉和帝发出的几道旨意,其中一道就是赐婚崔绾于怀王,明年正式完婚。
淑妃挺满足的,长子已经生儿育女,次子也即将娶妻生子,娶的还是她一手带大的温婉侄女,正好可以帮她督促次子。五月里兄弟俩闹了点小别扭,但那完全是一场误会,徐晋不救崔绾的原因淑妃很清楚,知道儿子并非心胸狭隘之人,绝不会捕风捉影怀疑亲表妹,甚至生出陷害之心。
提到婚事,徐心里欢喜,想到今日四哥为四嫂做的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