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2(1 / 1)

加入书签

看了看蜜橘,又看了看石舜华,迟疑片刻,缩回来,好奇地问:“皇嫂不喜欢,皇嫂喜欢啥?”

“我喜欢枣泥酥。”石舜华发现他极其认真,不好逗他,端起一盘点心送到他面前,“咱们一起吃。”

小孩转手把蜜橘还给弘晏:“谢谢皇嫂。”说着话笑眯了眼。

胤揉揉额角,低声笑道:“朕的弟弟是从不让朕失望啊。”

“汗阿玛何出此言?”弘晏不懂。

弘:“汗阿玛的兄弟一个比一个有才。”冲二十一阿哥呶呶嘴,“这么小就知道最应该讨好谁。”

“皇嫂,我吃完啦。”小孩伸出手,“脏,擦擦。”

弘霍然起身:“你还真不知道客气。”胡乱抓一个手绢,很是粗鲁的给他擦干净,“好了。”

“不要你擦。”小孩苦着脸望着石舜华,“皇嫂……”

石舜华并不是个容易被讨好的人,可是一个团子大的小孩眼里只有她,石舜华觉得好玩,也挺开心。于是石舜华命宫人拿湿毛巾过来,给他擦擦手,又给他抹一点防裂油。

小孩趴在手上闻闻:“香香的,谢谢皇嫂。”

“马屁。”弘恶狠狠瞪了他一眼,“这是我额娘,不是你额娘。”

二十一阿哥晃晃小脑袋:“是我皇嫂。”

弘噎了一下:“你知道个屁!”

“我知道屁。”小孩跟着就说,“很臭,很臭。”

弘噎的翻个白眼。

胤乐了:“幼稚!”

弘瞥他爹一眼,没你的事!转向他二十一叔,举起拳头:“信不信孤揍你?!”

“弘晏,打他。”小孩抓起放在肚子上的大手。

弘晏连忙用另一只手抱住他,“别乱动,我待会儿帮你打他。那个一口酥好吃,咱们再吃点。”顿了顿,“你皇嫂也喜欢吃。”

“我吃一口酥。”二十一阿哥还小,注意力不集中,瞬间被他皇嫂喜欢的一口酥吸引住。

弘还想开口,头发一痛,回头看到石舜华攥着他的辫子,“你十一岁,他两岁。”

“那儿臣就等他长大。”转身回去坐好,“皇额娘,吩咐膳房人做饭。”

弘曜拿出怀表看一眼:“才十点。”

“早点吃早点出去玩。”胤替弘回答。

弘连连点头:“汗阿玛最懂儿臣。”

胤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你去上书房也能这么积极,朕现在就把杂货店给你。”

“那还是您替儿臣管着吧。”弘想也没想。

胤脸色微变。

石舜华拍拍他的胳膊:“您跟他置什么气。”随即吩咐宫人开始做饭,“你下午有事吗?”

“没事。”一年来难得能休息两天,胤十分珍惜,“你有事?”

石舜华张了张嘴:“回头再说。”

下午,未时左右,景仁宫的管事赵嬷嬷亲自把睡着的二十一阿哥送到西六宫,回来就看到石舜华已摘下凤钗,换上浅蓝色长袍,银色素裙,而小宫女手里还拿着一件青缎斗篷,忍不住问:“娘娘也去看花灯?”

石舜华笑道:“本宫和皇上出去逛逛,一会儿就回来。”往东次间看去,“还没好?”

“天色还早,急什么。”话音落下,吱呀一声,胤穿着石青色长袍、马褂拉开门走出来,身后的霍林手里拿着一件青缎披风。

赵嬷嬷去年才来景仁宫,听景仁宫的小宫女和小太监说帝后感情极好,赵嬷嬷相信,毕竟自皇后驾到东宫,东宫再也没添新人。如今看到两人的衣袍颜色几乎一样,心中诧异,未太好了吧。

“赵嬷嬷,若有人来找本宫或者皇上,叫他在宫里等着。”石舜华道,“我们四点前会回来。”

赵嬷嬷回过神,连忙说:“奴婢记下了。”

年三十晚上京师下起鹅毛大雪,今儿一早宫里的太监,城中的侍卫起来就去扫雪。胤和石舜华出了东华门,马路当中干干净净,沿街铺子门窗紧闭,路上的人却不少。

石舜华活了两辈子,第一次大年初一出来闲逛,瞧见什么都挺稀奇:“铺子都没开门,这些人出来看什么?”

“你出来干什么?”胤笑着问。

石舜华:“透透气。”

“那他们也是透透气。”隔着手套胤拉着石舜华的手,指着前面有目的的往一个方向去的几人,“咱们跟上去看看。”

霍林小声提醒:“爷,小的隐隐听到他们说是去庙里。”

“下午去庙里上香?”胤诧异道。

霍林:“每逢初一十五,寺庙周围都特别热闹,卖什么的都有,小公子可能在那边。”

“那咱们别去了。”胤道,“被那小子知道,又该埋怨咱们故意避开他。”

石舜华没转身,而是问:“天桥那边热闹吗?”

“热闹。”霍林道,“每年年初一到十五都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时候。”

石舜华:“我觉得那几个孩子也有可能在天桥。您若是不想碰到他,咱们在这条街上走一圈就回去。”

“漫无目的,跟个二傻子似的。”胤不大乐意,“你没什么要买的?”

石舜华:“宫里什么都有。要说买东西,我倒是想买咖啡豆,只怕杂货店里也没有。”

“这还不简单。霍林,找人打听打听在京城的洋人平日里喜欢去哪儿。”胤道,“先找洋人买一点,老九年初六乘船出去,回头叫他给你捎几盒。不对,你不是不喜欢喝咖啡?”

石舜华道:“有次阿阮煮奶子茶,我想着洋人的咖啡相当于咱们的茶,就试着把牛奶加进去,然后又加点糖,味道挺好。”

“挺好喝?”胤冷冷道,“我连一口也没喝过。”

石舜华失笑:“我也只喝过两次,剩下的咖啡豆都被弘拿去南三所跟弘曜和弘晏喝了。”

“不孝!”胤吐出两个字就往四周看,茶肆、酒楼,愣是没有一个开门的,“去天桥。”

正阳门外有一座汉白玉桥,是皇帝祭天坛时必经之路,便称之为天桥。又因这边离珠市近,离寺庙、天坛都不远,人多香火旺,久而久之,江湖艺人就来这边撂地。

如今天桥泛指正阳门以南,江湖艺人、小摊小贩聚集的地方。而常言道在天桥上摆摊、耍把式,便是指在汉白玉桥周围。

胤一年只能歇息五天,分别是端午、中秋、万寿、除夕和春节。以致于街上很无聊,还有可能被小儿子撞见,胤也不想回去。

石舜华嫁给他多年,不听他怎么想的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只是有一点让石舜华很不自在:“爷有没有发现,总有人盯着咱们。”

“你才发现?”胤道,“朕一下马车就发现了。”

石舜华皱眉:“难道因为妾身今儿没上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