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交易的商品(1 / 1)
杨建国对万峰要求他们什么赶到龙江兴趣不大,这三个家伙的兴趣都集在一个获得过六次一等功的人身。
这个万峰没法做太多的描述,算他把韩光家有多少根头发都描述出来也是抽象的。
这三个家伙在脑袋里各自想象说不定会想象出什么妖魔鬼怪来,因此让他们自己去想象吧。
万峰预订了晚间经过常春的车票,事情一旦交代完毕连夜登北的列车。
杨建国他们估计会在二月二十五号到小吴家,那时离万峰高最后一个学期开学也剩三四天了。
万峰来来去去正好一个星期,回到学校的时候已是二十四号下午。
回到家以后拍了一顿过来发洋贱的张旋的屁股后,万峰开始琢磨自己还需要做什么。
手续方面的问题有曲阳在他无须担心什么,场地解决了看仓库的人也有了,那么下一步他要做的是了解黑禾对面苏联的情况,然后是备货。
在连电脑都没有的时代,万峰只能靠记忆回忆苏联那边的情况。
回忆来回忆去,好像黑禾地区也对面的海兰泡算是最大的城市了,其余再是龙江下游的哈巴罗夫斯克,那离万峰太远了。
海兰泡,俄叫布拉戈维申斯克,苏联远东地区阿木尔州首府,位于龙江和惊丽江汇合处,面积三百多平方公里,一九八五年人口十九点五万。
基本是个和黑禾规模相当的城市。
这座城市的历史万峰不忍回忆,反正闻着痛心听者落泪。
清朝时期那里是华国的地盘,在晚清时期被当时的沙俄吞并。
万峰没有把这座城市收回来的能力,只能靠吭毛子的东西来报仇了。
要想在和毛子的生意占据主动不被毛子反吭,那需要在海兰泡培养自己的人。
这些人不能是苏联官方的人,否则被吃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他需要的人在海兰泡要有地下势力,同时还能让苏联官方忌惮,当然对他必须有一定的忠诚度。
万峰想来想去没有黑社会更合适的了。
苏联当时属于高压政治,但是黑社会这东西始终是存在于民间的。
八五年半年在切尔年科逝世后,著名的哥儿八桥夫同志已经台,正在致力于埋葬苏联这个庞大的帝国,苏联社会开始出现动荡。
明年,也是八六年二月,苏共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哥儿八桥夫开始推行改革,他采取的是一种激进的改革方式,其让苏联加速解体的是他忽视了苏联内部各民族敏感和复杂的关系,他推行的错误改革方针政策的诱发下,长期潜伏的民族矛盾和问题迅速爆发出来,使苏联以火箭般的速度陷入动荡和混乱之,并且同样以火箭般的速度轰然倒塌。
从哥儿八桥夫台到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解体,前前后后这么几年,这位老兄功不可没。
一个动荡的社会是黑社会诞生和发展壮大的温床。
万峰才不会相信海兰泡不会出现黑社会,而且还不止一股,说不海兰泡会有多少大大小小的黑社会。
万峰不会去扶植谁,到时候只要和这些黑社会拉关系,把他需要的东西列出个单子行。
他们弄来可以进行以货易货贸易,弄不来他也没啥损失,至于它们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冲突,那和他没什么关系。
它们是把人脑打成狗脑和他有几毛关系?
这些问题考虑完成,万峰开始考虑备货的问题。
他找出一张纸开始在纸列出对岸需要的商品清单。
在两岸刚通商的时候,黑禾大大小小的贸易公司其实是处于懵状态的。
因为多年两岸封闭的原因,他们既不清楚对岸缺什么也不太清楚它们有什么,因此初期很长时间双方都是懵的,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里。
但是万峰不一样了,他是非常清楚当时的苏联国内需要什么,它们有什么。
苏联是个重工业远远发达于轻工业的国家,一个能生产飞机大炮军舰的国家却生产不了像罐头白糖这样的副食品以及针头线脑的日用百货,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战斗民族都是酗酒如命之辈,不论男女看到酒几乎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因此酒是万峰列这个单子的第一位,接着是服装、罐头、白糖、方便面、午餐肉、泡泡糖、鞋…
洋洋洒洒地列了很长一个单子。
服装、方便面这都是自己企业生产的,旅游休闲鞋洼后鞋厂可以采购,白酒在当地可以找到,其余的东西怕是要到洼后大集采购了。
反正万峰准备把采购单子发到那些厂家手里,让他们给组织车皮发货到龙镇,在由龙镇运输到黑禾。
黑禾地方火车通车是在八九年,在这之前运输货物只能靠汽车了。
自然,保质期短的商品要后发,先期主要是发运保质期长的商品。
这是万峰提供给毛子选择的商品,而他需要的东西简单多了,第一是钢铁,尤其是取向硅钢片和高牌号不锈钢以及调质回火处理的宽厚板,当时在国内的价格超过了万元一吨,是普通的刚才在随后的几年也基本维持在千元一吨的水准,到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更是达到三四千一吨。
而这些东西在苏联和路边的土一样不值一。
苏联远东地区在八十年代有无数被废弃的城镇和村庄,到处都有成堆的被抛弃的钢铁,连坦克都被抛弃的随处可见。
除了钢材是木材,苏联境内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有无数优质的木材储备,不过这东西万峰没准备倒腾,性价不高。
再是一些重工业的技术和人员,海兰泡有近千家苏联企业,这里有大量的工业人才和一些对华国来说先进的设备。
还有什么?还有是苏联的美女了。
因为二战的原因,苏联男女例严重失调,到处都有剩余的美女,不过贩卖人口好像属于违法行列,这个万峰不涉足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