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8(1 / 1)

加入书签

在一起,陆筠牵着弟弟站在队伍最后面。灯铺伙计走过来,先让崇哥儿抽,崇哥儿兴奋地抽了一支,里面就只剩一根竹签了。但灯铺伙计还是习惯地晃了晃,这才送到陆筠面前。

陆筠取出竹签,竹签下半部分用红字写着一个“五”。

居然是最后一组,陆筠暗暗窃喜,这样即便与明惠帝对上,前面四组也极有可能赢了挑战。好竹签,陆筠好奇地看向弟弟,崇哥儿紧张地举起竹签,“姐姐,我是第一组……”

“第一才好啊,这样就不怕烛台被前面的人赢走了。”陆筠笑着哄弟弟。

崇哥儿一听,脸上的紧张果然变成了惊喜。

灯铺伙计开始按分组,陆筠眼睁睁看着前面三组分好,队伍里就剩她、明惠帝还有另外两人,包括那位容貌姣好的李姑娘,而就在陆筠看过去的时候,她意外发现李姑娘似乎正在与明惠帝说些什么,明惠帝神色淡淡,薄唇轻抿,长眸忽然朝她扫来。

陆筠连忙低头。

灯铺伙计笑着请拿到“四”的宾客出列。

陆筠目光斜向旁边,看的是明惠帝,明惠帝却一动不动。陆筠突然心跳加快,情不自禁攥紧了手中的竹签。竟然真的跟他对上了,怎么这么巧?难道他是太子,老天爷故意帮着他?

伙计请她过去,陆筠木木地走上前,再与明惠帝一起到比武台一侧等候。

“阿筠,这算不算命中注定?”站定了,明惠帝身形不动,低低的声音却传了过来。陆筠站在最里面,右边是他,左边就是比武台挡板,小小的身影几乎被明惠帝笼罩。听到这话,陆筠朝里侧扭头,心慌意乱的。

“七爷,看您气度不凡,怎会对那小小的金莲烛台感兴趣?”第四组上场的李姑娘就站在明惠帝右侧,美眸探究地盯着明惠帝。她自小陪父亲走南闯北行商,却从未见过比这位七爷更出的人物,俊朗、华贵,引人接近又不由的心生敬畏。刚刚她试图询问七爷字号并借此搭讪,可惜人家没有理会,可能是没听见吧。

“与你无关。”明惠帝淡淡地道,黑眸望着比武台中央的崇哥儿。

攀谈被冷拒,李姑娘尴尬地移开了视线。

陆筠眼睫颤动,刚要看弟弟的比试,旁边忽然伸过来一只大手,准确地握住了她,掌心温热。陆筠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向台下,然而没等她看到人,明惠帝已经放开了她。

陆筠就想在秋千上高高荡了一下,背后出了一身的汗。

崇哥儿与人比的是投壶,投壶摆在十步之外,壶口只有桂圆粗细,只能投一次,投空便算失败。小小的男娃站在偌大的比武台中央,投壶之前,依赖般寻找姐姐的身影。

陆筠鼓励地朝弟弟笑,白皙脸庞从阴影里露出来,如云破月初。

明惠帝眸色幽深。

崇哥儿却安心了,认真地掷出箭矢,未中。

底下百姓有人叹气有人喝倒,廖守担心男娃下不来脸输哭了,但崇哥儿只是嘟嘟嘴,跟着主动让出地方,一副要看对手投壶的样子。明惠帝赞许地点点头,陆斩这几个儿子,除了那个据说出门游学的路四,陆嵘几兄弟都是栋梁之才。

崇哥儿的对手也投空了,男娃报了仇般高兴,朝姐姐咧嘴笑,先下去了。

第二组、第三组相继下场,李姑娘与她的对手上场后,这边就只剩明惠帝、陆筠二人。明惠帝飞快看了陆筠一眼,目视前方低声道:“那个红裙姑娘,似乎比你小一些?”

陆筠轻轻嗯了声,李姑娘看着也就十四五岁吧,跟侄女差不多。

明惠帝唇角轻扬,“还能得到小姑娘的青睐,看来朕还不算太老。”

陆筠扭头。身边两个男人,李姑娘只主动与明惠帝搭讪,肯定是有些好感的,只是他堂堂九五之尊,因为这种小事就洋洋得意,是不是有失天子威严?他说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阿筠,朕不在乎臣子、百姓如何议论,只担心你嫌朕年事已高。”明惠帝侧首,看着她道。

陆筠不会阿谀奉承,但她懂人情世故,更何况身边的人是皇上,明惠帝声音一落,她便轻声道:“皇上春秋鼎盛正当壮年,家父年逾五旬都不曾言老,更何况皇上。”

明惠帝语气立即轻佻起来,“这么说,阿筠觉得朕与你年纪还算相配?”

陆筠脸颊一热,扭头不说话了。

明惠帝动动手指,忍住了去摸她小手的冲动。

两人各有所想,心思都不在比武台中央的比试上,直到灯铺伙计请他们过去,明惠帝才咳了咳,低声提醒她:“阿筠,以后什么事朕都可以让着你,今晚,莫怪朕全力以赴。”

台下那么多百姓看着,陆筠只当没听见,硬着头皮往前走去。

明惠帝一身蓝灰色的圆领锦袍,腰间坠着上好的羊脂玉佩,仪表出众器宇轩昂,狭长黑眸淡淡扫过来,带着与生俱来的帝王之气。陆筠穿着一身杏色长袍,在女子里算是高挑的身段,到了明惠帝面前立即变得娇小起来,她人又没有李姑娘落落大方,往那儿一站,明眼人都能看出她是位姑娘。

“不知是哪家的小姐啊,你看他穿男装都这么好看,若是换成女装……”

“我是那位七爷,明明能赢也会拱手让给她,不过没听说京城哪个容家有这么出挑的姑娘啊。”

各种各样的议论,此起彼伏。

陆筠窘迫极了,幸好灯铺伙计及时解围,请她与明惠帝先猜拳,赢的人去铜盆里抽题目。陆筠只想快点结束,灯铺伙计一说出拳,她就把手伸了出去,明惠帝目光迅速扫过她手,几乎同时出拳。

陆筠是剪刀,明惠帝是锤。

“承让。”明惠帝朝她抱拳,笑着去抽题目,手伸进铜盆,纸团却是从袖子里掉出来的,再一本正经地交给灯铺伙计。伙计面朝围观百姓打开纸团,扬声道:“请答题人站在梅花桩上射花灯,射中即胜。”

话音才落,便有两个伙计蹬蹬蹬跑上比武台,一人抱着一墩三尺来高、只能勉强容七八岁孩童双脚并立的梅花桩,一人拿着弓箭。陆筠一看这架势,立即哀求地看向明惠帝,想要认输弃权,明惠帝却肃容使了个眼色,不许她退缩。

“容公子,请。”灯铺伙计笑着道。

底下百姓们也都在起哄,陆筠咬咬唇,硬着头皮走到梅花桩前。好在她脚小,在梅花桩上站稳并不是特别难,但她紧张,手臂、双腿明显地打着哆嗦,弓箭在她手里也晃晃悠悠的。

“容公子,拉开弓就是好样的!”人群里有人大声起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