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0(1 / 1)

加入书签

就此打住了。

其实这原本也没什么,皇帝不是那等喜欢尝新鲜的君主,什么男男女女都要试上一试。是以他问过后也没放在心上。

次日下朝回,御驾至内书房,依旧是昨日那个叫魏七的奴才侍茶。

皇帝见他垂首立在宝座后头,站得直挺挺的,青嫩如幼竹。同旁人相较实在是有些显眼,一时多瞧了两眼。

他径直走到宝座旁坐下,手边的茶盏里茶水正温热。

皇帝饮下一口,问:“上的什么茶”

他突然出声,魏七心下一惊,这还是自己调至内书房以来头一回被圣上问话。

只是圣上应当品得出来才是,还是说今日的茶不好

“回圣上的话,是龙井。”魏七上前一步,答得很是谨慎,不敢多言。

皇帝却想:嗓子也不错,清朗悦耳。只是一直低着头,瞧不着全貌。

“你是新调上来的眼生得很。”他的声音低而舒缓。

安喜立在另一侧,心下很是奇怪:圣上不是昨儿夜里才问过怎么这会子又挑起来。

“回圣上的话,奴才魏七,半月前升至御前,原是司内院库房的。”

也不谄媚,也不慌张。

皇帝觉得这奴才年纪轻轻却很懂规矩。

他嗯一声,也不再多问。

魏七又默默退了回去,只是手心与后背已全都汗湿了。

第三日白间,皇帝路过内书房往外院那头去,正撞见魏七端着一套茶具出来。

几个奴才行礼请安。

皇帝不知怎的就停了下来。

魏七将茶具端稳了,躬身低声道:“圣上大安。”

“魏七。”极其自然的一声。

魏七不知是皇帝在喊自己。

“啊”他抬眼,与天子的目光撞个正着。

“茶汤洒了。”皇帝缓缓道。

魏七被他那一眼瞧得魂不附体,顿时慌得手忙脚乱。好端端稳当当捧着的东西霎时哗啦啦歪倒。

皇帝这会子只想:果然眼睛也生得好。

他抬脚走,留下慌张的人愣在原处不知天子究竟是何意。

两个时辰后,皇帝自寿康宫回,径直去了内书房。

安喜便只好叫人捧了衣物到内书房来。

几个御前的贴身内侍在屏风后头替皇帝更衣。

魏七等人立在外间等候吩咐。

替皇帝穿靴的太监跪在地上,动作有些慢。

“换个年轻麻利的来。”皇帝皱眉对安喜道。

“是,奴才有错,是奴才疏忽了。”安喜连忙请罪,又朝外头唤人,“魏七。”

魏七应一声,走了过来。

“替圣上着靴。”

“。”

魏七半跪,将皇帝的脚捧在腿上,撑开短黑低常靴,一瞬便套了进去。

他将靴面上那些繁复的扣子一一摆动好,动作轻柔又快速。

“倒是手快,从前做过”

皇帝垂眸打量他纤细的腰与藏在宽大下摆里的修长的腿。还有随着他动作间隐约可见的挺翘的臀。

天子觉得自己被龙阳春宫图带偏了。

“回您的话,奴才从前在寿康宫时曾有幸服侍过您。”

“嗯”皇帝来了兴致。

“一回是三年前您初登基不久,夏日突下起了暴雨,您淋湿了衣裳来寿康宫更换。”

魏七一面动作一面低声答,“还有一回是四年前您大婚,奴才在太和殿大典前替您整了衣帽。”

皇帝心下惊异。

这奴才该不会是喜欢朕罢,记得这样清楚。

魏七丝毫不知自己的好记性给他带来了无穷的麻烦。

皇帝怀着一丝愉悦的心情,下了一个不甚重要的决定。

晚间东暖阁。

这回未召妃嫔。

皇帝坐在罗汉床上看闲书。

他突问安喜:“安喜,朕问你,你觉着这乾清宫内谁生得最为标致。”

安喜虽奇怪,不解圣上今日突地问起这个来,却仍旧讨好地回:“回主子爷的话,那自然是您生得最为标了!普天之下恐再也寻不出哪位能与您相较量的。”

“耍什么滑头,你这老东西,明知朕是何意。”

“回万岁爷的话,奴才冤枉,实不敢在您跟前耍什么滑头!奴才最是实诚不过。

心里怎么想,嘴上一快就说了出来。冒犯了主子爷,还请主子爷降罪。”

“得了,你老实回话。”

“回万岁爷的话,奴才自个儿觉着若问起这宫里宫女奴才中最为标致的是哪位,当属魏七那小子。”

“嗯……魏七。”皇帝沉吟,“朕也是这么觉着的。”

“主子爷英明!”

“既已道起魏七,那奴才现今年几何”

“回圣上的话,魏七现年虚岁已十七。”

“还是小了些。”皇帝低声道。

安喜听圣上这语气,还以为是要给魏七进品阶,心下思索一番,道:“虽是小了些,人却是再沉稳不过。

瞧着面上只十七,观那言行举止倒像是个而立的。”

“呵。”圣上似想起些什么,轻笑一声。

“前几日安余王曾献了一本龙阳春宫与朕,朕闲来无事,略瞧了几眼,倒也有几分意思。”

安喜听闻这话心下一咯噔,只道自己是想岔了,要遭,要遭。

他一时惊出一身冷汗,低了头不敢也不愿去瞧圣上。

皇帝见安喜不回话,沉下声道:“安喜。”

安喜又惊又急,满头是汗,慌忙跪下。

“奴才在。”他颤着声答,抬起头去看皇帝。

可皇帝就等着他看。

此刻居高临下地望着他,也不言语,然那眼神中的深意叫人不敢细想。

这般看了一会子,皇帝启口淡淡道:“你也跟了朕这么些年。”

话里的意思是朕心里想着什么你该清楚。

安喜只得应到:“,奴才一定办好此事。”

“嗯,退下罢。”皇帝闭着眼,仍了书,把玩起腰间的龙纹玉佩。

第98章番外二

市井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小别胜新婚。

皇帝与魏七足有一载不曾相见,莫说小别,这简直可以说得上是大别了。

他心里是很想同人亲近的,最好此刻此地,大白日里的西暖阁内就能抱住魏七弄一场。

但是说来可笑,皇帝心里又有些怕。他怕魏七又要翻脸,拿眼刀子割他皮肉。

是以他这时只小意宽慰,“节哀顺变。”

魏七的眼眶霎时便红了,胸膛起伏,抬着眼憋着气忍耐。

皇帝本是很开心的,对于魏七他母亲的离去也没有丝毫难过,反而卑鄙地觉得时机很好。

但是这会瞧见魏七哀伤的神态,他心里也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