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1 / 1)
的默许下,李氏也缓慢地,无声无息地失去了存在感,最后终于在某一天病逝。江画要对付她只是为了给弘晖报仇,做了也就完了,甚至都没有多此一举去见李氏最后一面。得知李氏“病逝”的消息时,也只是淡淡挑眉“哦”了一声,反应堪称冷淡,倒是让来报信的绿芜抖了抖,对她敬畏更深。
.
诸事皆毕,江画又开始折腾起自己的嫁妆。
作为明媒正娶的四福晋,她的陪嫁可是不少,庄子铺子不说,光是她藏匣子里的银票都有小十万了。
江画一一清点过后,不动产都没管,倒是断断续续花了大概三个月,把银票的一小半换成金银宝石之类的硬通货。之后借口祈福/还愿/散心/梦到弘晖,见天往城外庙里跑,用尽各种手段把这些硬通货并集的少许武器埋在城郊各大寺庙周边。
.
要造反,要跑路,准备永远是不会够用的。但比起那些一把锄头几十个饥民就敢冲击衙门,最终还能搞出声势的流民来,她的准备已算富余:有钱有人有武器,最重要的是还有她这个造反头子。再多不是做不到,而是没这个必要还有风险了……她手上才几个人,东西只有多到拿不走的,没有不够用的。
只要离了京城,找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凭手上这些资本,她就能拉起一只最初的队伍来。
所以眼看离弘晖祭日不到十天,江画便不再等,直接把心腹分做两队,一队四个小子被她找理由打发出去作为接应,另一队两人,正是绿芜黄叶两个,跟她一起做跑路的最后一步。
郭络罗氏,放你逍遥一年,也该还债了。
.
作者有话要说:原谅我这章都是流水账。
主要是这些准备是必须写的,直接上来就跑路比较突兀,到时候还是要来个倒叙,还不如全部弄一起,比较直观吧……
其实要写细一点的话我觉得也不错,但是这些准备太多,真细写了我怕我又跟前面一样停不住手一写写上十来章(光勾搭佟秀玉我就能水五章!),想到以后还要写怎么找山头怎么建基地怎么blablabla,这毕竟是快穿文,我只好忍痛缩水,一章解决。
另外,小天使们觉得我是细细写的要好些呢(大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为什么原理心理活动群众反应都挑着或全写),还是像这一章或上个故事那种春秋过去比较好啊?
因为上个故事我觉得开头写的细了点,后来矫枉过正又春秋的太过了,有些头重脚轻,整个都云山雾绕的看着不爽……感觉自己还控制不好这种粗细相辅相成,有轻有重的写法,所以这个故事就直接来个全细……
现在回头看这个故事,又觉得相对快穿来说,太细了些。。。
感觉前十章都是一大堆分析心理之类的,如果这是本中篇或小长篇那还好,但在快穿里,哪怕是慢穿类的快穿吧,好像也嗦了,有种没“细”对地方的注水感。。。。
反正我就是觉得自己节奏还掌握不好,不管小天使们是爱细写粗写还是有节奏的写(废话有节奏的才是好的!)恐怕都要被迫跟我继续在不断犯错误中找节奏了。。。。。
顺便提前放个雷后面会有科普性?描写,大概就是讲讲古代百姓怎么惨,主角发展科技的过程之类的,还有对封建社会的控诉?之类的。。。
因为这些才是我写这个故事的初衷,所以绝对不会少的!
第21章革命先驱四福晋
康熙四十四年六月初六。
四福晋闯入八爷府。未几,大火从八福晋院内燃起,久扑不灭,火势蔓延大半府邸,烧至午夜方止。事后查知,四福晋查明嫡子死于八福晋之手,前往对峙,争执中失手错杀八福晋,后举火自燃。
一年后。
带着五个心腹,江画终于到了她的目的地四川保宁府广元县附近,嘉陵江畔。
自假死后,江画一行人带着车马物资,又有她早早准备好的身份,假做秀才家属,倒也顺利离京。
为了不要闭门造车,也是锻炼几个心腹的意思,江画并没有走水路,而是带着人出了直隶后,又大略走过甘陕二地一些重要地点,才慢悠悠入蜀。
这段路走了一年,哪怕准备再足,包括江画在内的几人也走的很艰难。
就算一路沿着官道,且不说一些地方小吏的难缠,光是路上的山匪路霸,就从未少过。
这些山匪路霸能在官道附近生存下来,人数倒是都不大多多是十人左右的小群体,平日里藏身附近山坳,与家中妇孺垦田犁地做农民,若有人经过,只要是有油水又看着好欺负的,他们又正好消化了上次打劫的成果,那男人们就会举着木棒石矛,拿着仅有的几把铁质农具一窝蜂冲出来打劫。
而这些农民一旦化身劫匪,就不会留下活口他们都是交不起租税的逃农,绝不敢让外人知道这附近有人生存。
一开始看着这些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劫匪”,江画还受了以前“绿林好汉”的影响,想当然以为他们只是过不下去了,只是被迫出来劫财以求生存,想着给几个钱,即买了太平,也算帮帮这些“可怜人”。
那次发善心的结果,就是她手下最活跃最崇拜她的一个小子,名叫张德的,在她不注意时为了保护她,被人一锄头掀了半边脑袋。
事后这批十一个人的劫匪被江画等人全灭,而江画六人则人人带伤。从此她再也没有乱发过善心。
那次之后,江画对剩下五个人的态度陡然严厉起来。
不仅严格要求所有人包括绿芜黄叶两个女孩必须习武,每天也抓住任何机会训练他们。
以前两辆马车刚好够七人分乘,空余的地方也都放满了物资,所以行车一直不快,比起赶路,江画一行人倒是游玩的意思更多一点。
但之后江画却简了行李,抛弃许多享受之物减轻了马车重量,之后又让包括她在内的所有人下车,除了轮换着驾车的两个人外,剩下的人都要跟着马车跑步前进。
因为有了前车之鉴,大家也明白以后恐怕不会少遇上劫道的,为了自身安全,倒是没人抱怨喊累。加上带的干粮充足,沿路也一直有补充,时不时江画还会带着几人进山打打野鸡兔子来补一补,大家营养便很跟得上,从一开始跑不了多久就累的手软脚软,慢慢地体力都好起来,队伍里不论男女,都练出了一身肌肉江画也是。
不过就算江画自己有本事,也肯教绿芜几个,加上他们的武器皆是上好,尤其身为满人家仆,几个小子也都练过箭术,往往能在几十步外射杀小半劫匪,但此后的路程里,每人也都不了或轻或重地受过伤。
好在江画的医术还算靠谱,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