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1 / 1)
渐的淡了去,只是一抹疲惫袭上眉头。
他满脸都是疲惫,声音也十分疲惫:“不管你相不相信,朕当初……”
当初之后消了音,弘景帝竟然又睡着了。他嘴里无意识地似乎喃喃了什么,却是让人听不分明。
殿中安静了下来。
晋王道:“让父皇先好好休息。来人,把”他淡漠地看了魏皇后一眼:“把皇后娘娘请回坤宁宫。”
很快就有人上来将魏皇后请走了。
常建安终于找到了,却是找到的是他的尸体。
是在御花园的水池中找到的,身上并没有任何伤痕,就像是失足落了水,将人淹死了一样。
这种死法太蹊跷,让人猜不透其中是不是还有什么隐秘。可不管怎么,随着代王自刎,宫中的叛军被清剿干净,紫禁城里终于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魏国公父子被下了狱,魏皇后被禁足在坤宁宫,另还有孟阁老等一干参与谋逆的大臣,俱都被关了起来,只等弘景帝下命处置。
可惜弘景帝神不济,再加上杂事太多,一直没有提上日程。
而晋王这几日也十分忙碌,弘景帝龙体欠佳,很多事情都得他先办着。对此,并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因为随着陈阁老等人的回归,遗诏之事也被人所周知,那份遗诏陈阁老也拿了出来,上面的即位人选正是晋王。
不过并不是三份,只有一份。三份是陈阁老当初骗代王的,为的不过是分散目标,顺便自保。
晋王忙得脚不沾地,连着多日晚上都是宿在宫里头的。
这日,终于有了空闲,便回府歇半日。
“那皇后娘娘还会被废吗?”听完晋王的讲诉,瑶娘下意识这么问了一句。
“怎么?你盼着她被废?”
瑶娘摆了摆手:“倒不是这样,我只是觉得她都干出这种事了,难道不用受到惩罚?”
晋王将她的手拿过来,搁在掌心里的把玩着:“你不要多想,父皇从不是妇人之仁的性子,一时没有处置不过是力不济。”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晋王没说,也许那一日魏皇后所言是真的,所以弘景帝才罕见的优柔寡断了。
可很快发生的一件事,让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
第200章
代王谋逆一案,从始至终都没有惠王府的影子。
似乎一夕之间惠王府就从人眼底消失了,弘景帝驾崩那日没有出现,之后京城大乱自是不用提。可当事后一切尘埃落定,被无辜殃及的朝臣们开始清算叛军罪行之时,惠王府一下子就显了出来。
几个王府或多或少都遭受到了攻击,尤其以晋王府最为惨烈,附近几条大街尸横遍野,清理多日都还能见到残留的痕迹。
哪怕是素来低调的庆王府,也被叛军骚扰过,只是被府里的护卫打退了。唯独惠王府从头到尾就好像是透明物一般,左邻右舍都被叛军骚扰过,可偏偏叛军就仿佛看不见惠王府一样。
那两日因外头的形式太混乱,紧邻着惠王府有两户文官家,实在被吓破了胆子。想着惠王府是王府,王府护卫众多,总是要安全些,就派下人上门求助,迎来的却是无论怎么叫都叫不开的大门。
后来这两户人家都被叛军破了门,府里死伤惨重,其中一户人家的女儿被叛军祸害了,事后就一头撞死在墙上。如今叛军被事后清算,朝廷严查余党,这两家人劫后余生之余,看着旁边依旧威严耸立的王府,再看看自家惨况,新仇旧恨上了心头。
也是巧了,那户人家的老爷在大理寺当官,便亲自检举惠王也是叛军一员,和叛军有勾结。
其实这本就是明摆着的事,代王是惠王的亲弟弟,亲弟弟造反,亲哥哥肯定知道。惠王府的不冒头于外人来看,不过是坑壑一气,等着代王成事,荣华富贵自是少不了他们的。
这种想法是没错,可惜代王最终事败。
若是没有人提也就罢,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了,反正皇家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偏偏被人提了,而叛军恶行累累,满朝上下谁不痛恨,谁不是怨气满腹,咬牙切齿。
这种情况下,惠王府与叛军勾结之事很快就传得朝野内外皆知。
同样都是皇子之尊,晋王一马当先不顾自身安危,亲自带人外出剿叛,不光剿灭了叛乱,甚至救了不少官员和其家眷。叛乱结束后,晋王府的人往外运尸体,运了整整一日。那附近几条大街的惨况,任谁看见都要摇头感叹说道一声惨烈。
而与之相反,惠王明明尚有余力,却是见死不救。
人性本就是这样,大家都惨,凭什么就你置身事外。而你的置身事外是明明知道会发生什么,却是坐视不管。自古都有株连这一说,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虽很多人都知道这是蒙骗世人的,可让你难受,我便舒服了。
尤其都知道中宫一系这次是完了,也就没有个什么顾虑的了,许多朝臣都蜂拥而起上折子弹劾。
消息传到惠王府,惠王破口痛骂之余,吓得是胖脸煞白。
不是他怂,而是他自打知道代王事败后,便一直心中惴惴,谁曾想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了。
“都是你这孽子,若不是你不让下人去应门,又何至于闹成这样?”
闻言,赵祚反驳:“当日那种情形能放人进府?就不提被三叔知道会是什么结果,留下两家人,还会有更多的人投靠来,府里能都接受下?”
理是这么个理,可人一旦出事,难会迁怒。
父子二人大吵一架,下人们俱都不敢阻拦。
吵完了,事情还得解决。
如是又熬了三日,惠王左思右想后,进了趟宫。
他什么也没有干,不过就是把魏皇后给出卖了,换取自己的平安富贵。
晋王只听说弘景帝犯病了,便匆匆忙忙进了宫,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还是问过李德全后,才知晓事情究竟。
惠王为了自保,出卖了魏皇后,将魏皇后早年干的一件事告知了弘景帝。就是因为这件事,弘景帝才犯了病。
德妃当年之所以会死,竟和魏皇后有莫大关联。
沈鸾还在闺阁的时候身子便不好,但只是弱,并没有什么大病。后来进了宫,身子就越发不成了,太医诊了无数次,都是说心有郁结所致。
能是心有什么郁结,自然和进宫,和沈家有关。而这一切本都是弘景帝不愿关注,并极力回避的。
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沈鸾有了身孕,彼时还是刘太医的刘良医跟她说过,生下这个孩子会让她元气大伤,有损阳寿。可沈鸾还是坚持如此,并将晋王生了下来。临到生产之前,沈鸾的状态都还挺不错,恰恰在生产时,出了问题。
沈鸾难产了,虽是最后母子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