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6(1 / 1)

加入书签

太监。里面顿时安静一片,惠王和那不知名的女子似乎被打晕了,而那说疑似是苏侧妃的太监也被拖了出来,同时李德全出来对弘景帝低声禀道:“陛下,是王家的七姑娘。”

场中很安静,除了瑶娘低低的哭声还在盘旋。还有一个声音,却是不远处另一间宫室传来的。

弘景帝又是一个眼神,李德全就带着人匆匆往那边去了。

这边听说里面的女子是王家的七姑娘,王大夫人当即呆住了。

她仿若发了失心疯也似,一下子就窜到了屏风后面去。看着被人用被褥胡乱裹着,扔在地上的王德芳,那肩头和玉颈上青青紫紫,她疯了也似扑上去,使劲扇着王德芳的耳光。

王德芳悠悠醒来,睁开眼就是劈头盖脸的巴掌。

“你这个不知检点的小蹄子,你竟敢干出这种事来了……”

王德芳吃疼,下意识就用手去护着自己的脸,一个太监走上来斥道:“这是什么地方,容得你们这般放肆,还不噤声!”

此时王德芳也回忆起之前发生了什么,她按照永王妃的交代等着晋王,晋王果然来了,她知道房中点了香,就不知羞耻地对晋王投怀送抱,哪知却好像被人打晕了。

对了,晋王呢?!

她左顾右盼,却没能看到晋王,不远处的床榻上倒是有个男人却是痴肥如猪,宛如一座肉山。

之前的记忆顿时回归她的脑海,她是如何不知羞耻向人求欢,而对方又是如何侮辱她的。

而这个人不是晋王,是惠王。

本来苍白的脸一片死灰的白。

……

廊道上一片寂静。

不远处那间宫室里的声音也停了,让人恍以为是幻听。

李德全很快就回来了,低声向弘景帝禀道:“是永王殿下和王家的十姑娘。”

弘景帝冷笑一声:“好,真好!”

王大夫人在里面大抵是没听见,王二夫人腿当即软了,跌倒在地。同时,一旁几个夫人更是面白如纸,连头都不敢抬。

永王妃愣住了,早在之前见苏瑶娘和晋王一同出现,她就愣在了当场,此时听见这话,更是呆若木鸡。可是她反应速度也是比较快的,当即呛哭一声便向那间宫室奔去。

“好呀,你竟然敢在这里偷偷和贱人幽会!”

永王妃的声音宛如夜枭鬼嚎,魏皇后却是松了一口气的模样,紧接着皱眉道:“还不快去拉住永王妃,还嫌不够丢人。”

第142章

宽敞的宫室,一片灯火通明。

只上首处摆了张座,弘景帝面色暗沉地坐在那里。

永王妃哭得像个泪人似的,平时见惯了她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模样,如此这般真是让人不习惯。

永王白着脸,低头耷脑地跪在那里。

之前永王妃冲进去就对永王一顿厮打,不光打了永王,王书莺也被她狠狠地扇了几巴掌。这被人打晕了两人,自然醒了过来。

场面闹得一片不可开交,不相干的人被魏皇后命人领了下去。好不容易把疯癫了永王妃拉开,这一对苟且的狗男女也是模样狼狈。

王书莺已经看不出人形了,脸上红肿一片,永王的脸上也被挠了好几道指甲印子。弘景帝发了场怒,之后该解决的问题还是要解决。

晋王一改平时的高冷模样,硬是要让人审那太监,到底是谁授意他胡乱攀咬的,这不就当众审起来了。

这太监年纪不大,十七八岁的模样,早已吓得是眼泪鼻涕一起流,咬死了当时他是惊吓之下的错认。再说,当时那种情形,王德芳被惠王压在身子下面,头发散乱一片,他就只看了半边脸,会认错也是正常。

不过这正常之言他却是不敢说,只是跪在那里一个耳光接一个耳光扇自己,说自己胡乱说,求晋王殿下和苏侧妃饶命。

瑶娘惯是个软心肠,此时也不出声了。经过之前的那场事,她知道现在对别人心软,就是在对自己残酷。只要一想到若是晋王没提前安排,她可能会遭受的一切,她的心顿时就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

这时,有人来禀说王阁老来了。

不多时,王阁老被人领了进来。

他已是花甲之年,须发灰白,面颊消瘦。往日一副文士的儒雅模样,不像是个官,倒像是个不出仕的大儒。此时老脸暗沉,那股不怒而威的气势才显现出来,却又有几分穷途末路的气急败坏。

“老臣惭愧!”行了礼后,王阁老低头道。

面对这样的老臣,还是弘景帝较为倚重的老臣,一时之间他也说不出什么严苛的话。只是沉沉叹了一口气,道:“孽子妄为!”

“是老臣家没有教好孙女,老臣这便将这两个大逆不道的东西领回去,一定给陛下一个交代。”

这话倒是说反了,本来男女之间你情我愿,尤其这种事肯定是女方吃亏,如今王阁老倒是说了反话。不过是不是反话,只有王阁老和弘景帝心中有数。事已至此,必然得有个交代。王阁老总不能逼着弘景帝给自己交代,只能说自家给个交代。

其实让王阁老来想,这种不肖子孙能少一个是一个,如今已经不是舍得不舍得的时候了。他自诩清流,不走裙带,不结交权贵,之前因为王家不愿牵扯进夺嫡中,退了和前太孙的婚事,已经有人私下议论王家人势力,做事不地道。为了打破这种流言,也是不愿搀和进去,他咬牙劝服家中的老太婆,打算把孙女嫁出去。

文官之所以会爱惜羽毛,俱是因为文人讲究德行品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文死谏,武战死,说的便是文官和武官的最高境界,武官以战死沙场为荣,文官以匡扶社稷,敢于和皇权作斗争,在君不‘明’时,不惜以身死为代价进行劝谏,视为最高荣耀。

所以说,文官做到一定的位置,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与皇家结亲。

尤其是像王家这种自诩清流,因其德行高洁负有名望,吸引来无数清流官员附庸的门庭。所谓清流,便是不阿谀奉承,不攀交权贵,敢于批判皇权,哪个文官若是不给自己身上戴上个清流的牌子,简直不好意思入朝为官。

如今倒好,之前摆出的姿态全部被狠狠地打脸回去。王家哪是自诩高洁,而是抱着宝贝下注,如今见局势不明,索性就一家下一个。不用等到明日,王阁老就能想象王家的声誉会跌倒如何低的地步。

而王家上下也会遭人耻笑,大厦将倾之态啊。

王阁老只要一想到这些,就一阵头晕目眩,恨不得当场晕过去。可他不能晕,不到绝境,以他的心志和城府又怎能去晕。

他还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带回自家的女儿,当做这事没发生过。可很显然弘景帝与他想法并不相同。

“是朕的几个孽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