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1 / 1)

加入书签

怪的。”

晋王听着,嘴角的笑意一点点露了出来。

瑶娘瞅他:“怎么,我说的不对?”

“你还知道枕头风,本王真是小瞧你了。”

连着被戏谑了两下,瑶娘有些恼羞成怒了,气鼓鼓地瞪着眼神道:“我怎么就不能知道了,说得我好像很笨一样。”

你本来就很笨啊。

这话晋王没说出来,但眼里无不是这个意思。

瞅着玉蝉红绸她们都不在,两个小的还不懂事,瑶娘壮着胆子就去抓晋王腰上软肉。爪子还没伸过去,就被人抓住了,轻轻一带进了怀里,带笑的薄唇印上粉嫩的朱唇。

有些冰凉的薄唇带着一股薄荷的清香,温热的舌贪婪地攫取着属于她的气息,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唇齿交缠之间,瑶娘能感觉到唇上轻微的刺疼,更多的却是一种眩晕感,鼻息之间全是他身上独有的味道。

晋王咽下喉间满足的喟叹,迫不及待又是一番探索……轻吸、舐咬、粗壮的大舌一下一下卷着粉嫩的舌尖,不让她避让开去……

“你这枕头风什么时候对本王吹一吹……”

呃,瑶娘这会儿脑子有点糊涂,明明声音钻进了她的耳里,却半晌都明白不过其中的意思。

直到晋王轻咬了她下,她才回过神来,轻喘着蚊吟道:“刘良医说得两个月呢。”

晋王不悦地哼了一声,衔着那唇瓣又吸又咬,大掌也不忿地揉捏了好几下。

直到

“臭小子,看什么?”

瑶娘顿时清醒过来,俯趴在晋王怀里侧脸往旁边看。

就见不远处两双又黑又亮的眼睛正盯着她和晋王看,这两双眼睛是那么明亮,像似天上最亮的星子,带着一种晶莹剔透感,乍一看去似会反光,她从那光里看见自己面红耳赤、娇喘未歇的模样。

轰的一声,瑶娘的脸整个都爆红了,感觉脑子都懵了。

“哎呀,你快放手,我要起来。”

晋王作为一个大男人,此时该当仁不让要镇定自若。

“慌什么,他们才多大,懂个什么!”

“那我也要起来……”

瑶娘手忙脚乱地爬起来,背着身去整理衣裳和头发。

那边晋王煞有其事对小宝和二宝兄弟俩,道:“娘渴了,爹喂她水喝。”

其实这话主要是对小宝说的,二宝那么小,小宝却是会说话了。

小宝真想问晋王这么骗小孩子到底心虚不心虚,可很明显他爹脸皮厚如铁,反倒他娘脸皮太薄。为了不让娘以后没脸面对自己,小宝决定屈服在他爹的威严压迫之下。

“喝水,小宝也要喝。”

这种水才不给你喝!

晋王把旁边炕桌上的茶盏放在小宝面前,这茶盏是小宝专用的,里面放着白水。偶尔会有新鲜的果子榨汁给他冲水喝。

瑶娘这会儿也已经做好心理建设,红着脸转过身来,很殷勤的端起茶盏看了看,边往外走边道:“只有白水,娘让红绸弄点寒瓜汁来给你喝。”

明明之前小宝已经吃了两块儿寒瓜,瑶娘还说他吃多了,今天不能再吃了。这扭头又给弄寒瓜汁喝,明摆着就是买。

瑶娘前脚出去,后脚晋王就对小宝道:“不准对外人说爹吃娘的嘴!”

晋王总有一种感觉,大儿子很懂事,懂的事可能比人想象中更多,为了提防他说漏了嘴,他特意叮嘱一句。

本来按照他的习性他是不会这种话的,可谁叫她特别在意这种事。

小宝才不想理他,他是傻了才会拿这事去外面说。眼角瞅着瑶娘的身影在拐角处出现,他眼珠一转,牙牙学语道:“爹吃娘的嘴嘴,小宝不说。”

瑶娘红着脸疾步走了进来,“你怎么教他说这个!”

晋王瞪着小宝。

这小兔崽子肯定是故意的!

之后瑶娘花了很多力气,才让小宝忘了这茬。

为此,她特意抱着小宝喂他寒瓜水喝,又陪着他玩,玩了很久,见小宝嘴里没再说那话,才终于松了口气下来。

私下她偷偷对晋王说:“小孩子记性差,很多事情打个岔就忘了,你越是着重交代,无疑是在加深他的记忆。还不如哄着他玩,玩一会儿,他就忘了。”

刚用罢午膳,小宝就睡着了,二宝这时候正是睡觉多的时候,也在哥哥身边睡着了,瑶娘这才抽出空和晋王说这话。

“以后等这小子再大一些,就让他单独住一个院子,本王当年五岁就单独一个人住了。”晋王有些吃味道。

“小宝现在才一岁半,离五岁还早。”

“别让他总腻歪着你,会养得女孩气儿。”

“小宝现在才一岁半。”

晋王还想说什么,瑶娘突然道:“对了殿下,你说之前那事,惠王会进宫告状么?”

肯定会,因为他大哥打从他记事开始,就是这样的。

瑶娘忧心忡忡地道:“那你说陛下会不会听信了他的,训斥你,还罚你?你还是快想想怎么办吧,我总觉得惠王府那边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

见晋王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瑶娘偷偷地拍了拍胸口。

总算把这茬给绕过去了。

可惠王府那边,怎么办?

本来想转移话题却把自己给愁上的瑶娘,想了半天都没想出个什么来,总觉得晋王这顿训斥肯定挨定了。

怕晋王到时候挨了训斥犯倔,她提前先安抚上了:“若是圣上真训你了,你就听着呗,别还嘴。他顶多就是骂两句,总不至于还打你一顿,当老子的训儿子,也就是那么一会儿功夫就过了。圣上上了年纪,惠王不懂事,你可别跟他学。”

晋王被她的样子又差点逗笑了,“行了,别担心,没事。”

第130章

可是很快晋王就被打脸了,因为宫里来了人叫他进宫一趟。

也是晋王做得太不留面子,惠王府那门楼上偌大一个‘拆’字太显眼,惠王还没进宫闹,这件事就四处传开了,外面传得沸沸扬扬,宫里自然也听说了这事。

魏皇后听后,心里特别不舒服。

当初她以太子之母的身份主动请求废了太子,不过是权宜之计下的保全方式。这是彼时最好的办法,既能保全太子一脉,又能安抚了弘景帝,也能让安王等熟知内情的不暗中生事。

所以她主动求了废太子,也是开了先例。

太子是没出息,还不中用,但也是她生出来的,她多少心里是偏袒的。如今太子刚被废,就被人欺上了门,还以这种方式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打脸,魏皇后就算再贤良淑德,母仪天下,这会儿也是有些恼了。

之后惠王进宫闹,她索性也不劝了,佯装头风病发作,让人把这事传给弘景帝。

不多会儿,惠王就被乾清宫来的人带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