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1 / 1)

加入书签

的喜欢过。

以及,喜欢她的这个人还不知道,她会出现在他身边,并不是偶然,也不是缘分,更不是命运的安排,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一场任务。

言笑叹气之后,又把自己要叛离的事情压了下去,她虽然无法回应齐老板的这一份喜欢,但是她可以努力试试,不让齐老板太伤心。

就比如,她可以先放下叛离的事情,仔细的想想,要怎么玩出齐焕不愿意攻打离国的原因,而后再谋他事。

……

欲先谋其事,必先……顺其意。

齐焕发现最近的笑笑,很好说话。

让下棋,就跟着一起下棋,让留宿,也不推迟,就留宿。偶尔跟她说说情诗陈词,她居然……也会回两句。

在欣喜之余,齐焕也觉得有些不对劲。

毕竟,无事献殷勤,必定有所求。

果然,在冬日飞雪的一个下午,拿着汤婆子的下棋的言笑落子之后,忽然就问,“陛下,臣昨日又看到了户部呈上来的关于边境的卷宗。”

“说是西山边境处,有土匪出没,抢夺来往粮商的粮食。”

“这件事情移交兵部,让运城的守将直接出兵剿灭即可。”

“陛下说的是,兵部那边呈上的卷宗,写的是运城守将已经出兵剿灭了那股土匪。”

事在这本来该完了。

但是……又提出来。

齐焕抬眸,“后来是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是。”言笑先是恭维一句,“陛下果然料事如神,兵部呈上来的卷宗该说,剿灭山匪之后,在匪徒窝里发现了离国军队的令旗。”

齐焕拿着白子的手,悬在了空中。

“爱卿,这是何意?”

“陛下,臣想知道……您为何对离国纵容至此?”

齐焕先是轻笑了两声,然后说,“那爱卿知不知道,孤为何对你纵容至此?”

言笑老脸一红。

……

143帝王和小探花郎31

她当然知道。

换了别的臣子,敢在齐焕面前说这个,就算是有九个头都不够砍。

但是

关于她,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被偏爱的那个,总是有恃无恐。

-

虽然之前调侃了言笑一把,但是齐焕还是把这个原因告诉了她。

因为……

这是被心悦的人,应该知道的事情。

故事起于许多年前,齐焕十三岁的时候,那年,盛朝的老国君去世,摄政王执掌大权,最早的最早,摄政王选中的傀儡王并不是齐焕,而是齐家旁支一个十二岁的男孩。

如果这位旁支上位,那么毫无疑问,在位置上碍事的前太子齐焕,没的活路。

所以

当时齐焕的母亲,那位曾有天下第一美人之称的离国公主,离轻用了点手段,让当时的摄政王成为了她的裙下之臣,大概是色令智昏,在离轻的枕头风下,脑子瓦特的摄政王扶着齐焕上位了。

大约有两三个月,从美人身上的兴头过了之后,摄政王开始后悔了,后悔之余,又觉得离轻很有心计,扶这样一个有心计的女人的儿子当傀儡,肯定不安生。

再后来。

“为了让摄政王安心,当时太后就在皇宫里自尽了。”

用的还是看上去最为血腥的割腕。

“当时,她身上的宫装都被染红了,不仅手上淌着血,就连脸上都有血迹,那时候,她拉着孤王的手”

“她说,她信孤是个足够机智,够隐忍的人,只要这一步能活下来,盛朝的江山,早晚会回到我的手里。”

“临了,他昂我看在她为孤去了一命,且对孤有生养之恩的份上,让孤对离国留一线活路,假使孤将来登位,除非离国主动攻打孤,要不,一定要让两国永守边境之好。”

言笑看齐焕的眼神,从来没有这么复杂过。

……

她看齐焕在那么多地方挂着亡母的东西,以为是那位对他的好,让她太难以忘怀里,没有想到,中间还有这样的事情。

虽然在齐焕的话语间,那位离国的公主的确为了他的性命多方谋算,最后甚至果敢的选择了死亡,保护自己的儿子,但是这临死之前的一条遗言……

让这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纱。

她为的,到底是自己的儿子,还是自己的……故土。

“爱卿知道了?”

“臣知道了。”

“离国不安定,孤已经盯了五六年了。”齐换说着,把手上的白子落在了棋盘上,“孤日夜练着山北的兵,就是等着他们进犯。”

“可惜了,蛇鼠之辈只敢打洞,不敢出来。”

言笑对这些话,无评价,只是默默的按下了自己的子。

一边按,一边燥。

今夜雪大,言笑又宿在了皇宫里。

也许是因为今天下午说的事情有些沉重,勾起了帝王某些伤心的往事,所以一贯没什么夜生活的他,破天荒的请了言笑去温酒。

大殿,灯火长明,地上也烧着地龙。

“今夜心情颇差,所以叫爱卿过来饮酒了。”

“臣了解。”

事……都是她扯出来的,罪过!罪过!

144帝王和小探花郎32

没看言笑那略带着歉意的眼神,齐焕只是抬起酒樽,轻轻的问了一句,“爱卿,这是你陪孤过的第几个冬天了?”

“第三个。”

“原来一眨眼……都三年了。”

“爱卿今年多大了?”

“臣十九了。”

原来……

她才十九岁。

齐焕问了她的年纪,不的也想起了自己的年纪,“孤竟比你打了十岁有余。”

“咳。”言笑低头,帮帝王满上了酒,“虽说如此,可是陛下看上去很年轻。”

“爱卿恭维,孤受了。”

“非恭维,臣发自肺腑之言。”言笑顿了顿,“陛下容颜,比之潘安之流,也丝毫不差。”

男人又笑了起来。

“总觉得这句话,孤曾听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