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1(1 / 1)
还没等他拒绝,王满已经拿起“灰鼠皮”大氅殷勤的披在杜少康身上,笑着道:“这感情好,一连阴了好些天,难得出回太阳,先生不妨出去走走,对身体也好!”
听了这话,萧紫逸的心情显然十分愉悦,他站起身来道:“那就走吧!”
杜少康:“……”
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不少晦气。难得晴了一个好天,连带着街上人的笑脸也跟着多了起来。
在客栈里闷了好几天,乍一出来,还真有些欣喜。杜少康很快便忽略了身边的萧紫逸,兴致冲冲的看着街边的商铺和小贩,就跟八百年没逛过街似得。
不知过了多久,萧紫逸才指着街对面的一家铺面道:“那就是冯姑娘失踪的胭脂铺,从这里往西三百米便是她的夫家。”
杜少康抬头望去,只见街对面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字“胭脂坊”三个大字。站在街对面都能闻到浓重的香粉味。
萧紫逸道:“这家店刚开了一年,里面的胭脂十分贵,普通人家用不起,倒是扬州城的一些小姐夫人们爱来。”
“你又用不着胭脂,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杜少康有些讶异的看向萧紫逸。
萧紫逸一愣,随即有些不自然的道:“听说的。”
杜少康低头一想,也想明白了。萧紫逸用不到胭脂,但是兰偃月用的到呀!萧紫逸肯定是经常买来送给兰偃月,才知道的这么清楚。他还真是自讨没趣,问的多了。
甩了甩头将这些琐事丢开,杜少康裹紧“灰鼠皮”大氅,迈开大步朝“胭脂坊”走去。
“胭脂坊”装修典雅,倒是很符合大家夫人小姐的品味。两人一进门,便见里面寥寥的站着几个围着纱帽的小姐和贵妇。
武圣祖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没有正统的汉人那么古板,大梁国民风还算开放,尤其是长江以北,女子齐射打猎样样通。南方虽然没有禁止女子上街,但还是有些保守,凡是大家的夫人小姐,出门还是习惯用白纱遮面。
两个衣着不凡,长相俊美的男人出现在胭脂铺,瞬间引起了骚动。听着周围的窃窃私语声,杜少康丝毫不觉得别扭。
反正他在扬州人生地不熟,没人认识他,倒是萧紫逸在扬州土生土长,被人认出来丢人也不是他能管的事。
店老板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十分出挑,属于搁人堆里一眼就能认出来的那种,在扬州这种俊杰如云的地方,也算是个拔尖的美男了。
美男也算是见过世面的,见两个大男人逛胭脂铺也不觉得惊讶,春风和煦的道:“两位爷面生,是外地人吧!小店里不光胭脂买的好,还有香膏,十分好用。两位可以带些回去试试。”
杜少康面不改色的扯谎:“老板好眼力,我们确实是从北方过来做生意的,听说扬州城的胭脂数你们这里有名,想带些回去给妹子用。”
“哦!原来是这样。”店老板道:“不知两位想要什么香型的。”
杜少康豪气的道:“就要你们店最贵的!”
老板站着没动。
萧紫逸从身上摸出一锭金子,扔到老板手中。
老板立时喜笑颜开,赶紧把店交给伙计照料,亲自将两人引到内室,从一排禅木阁中拿出一个小巧的白银镶花盒子,里面静静的躺着两枚做工致的胭脂盒。
“这是上好的胭脂,请二位过目!”
杜少康对胭脂没什么研究,对着老板道:“您是行家,还是请您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这是上好的胭脂,宫里的娘娘都是用这种。总之您买回去没错!”老板道。
见他还是这句话,杜少康笑了,对着老板道:“好,就这个了,麻烦您给我们包好。”
“好嘞!”
看着老板欢天喜地的将银盒盖上,然后拿出一块绸布包好,杜少康笑着问:“听您口音,是扬州本地人吧!”
“是呀!客官好耳力。小的祖居扬州。”老板道。
杜少康抬头打量了一下店面的装潢,道:“看您这店面,一般人家经营不来,您的祖上也是做生意的?”
“小的可没那好福气!小的从小父母双亡,这家店,是小的自己挣来的。”老板看了看身后的多宝阁,说的无比心酸。
杜少康点头:“难得!现在这世道,靠爹靠娘的二世祖多,向您这样的靠自己本事吃饭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了。”
“可不是!”老板像是找到了知己,一屁股坐在杜少康对面,道:“那些大家的少爷小姐们花钱没数,自己却不会挣一分。还整天牛哄哄的拿鼻子尖看人!”
“所以他们才遭报应呀!”杜少康附和道:“我听说扬州长史的儿媳前几天就是在这附近失踪了。神不知鬼不觉的,这事儿你也听说了吧!”
老板脸色一变,干笑了一下,才道:“大人们的事,小的哪敢多说什么。那个,您的东西好了,您看……”
杜少康见他不愿意多说,只是笑了笑,道:“好,那我们就告辞了。”
见他们走的干脆,老板松了口气,慌不迭的将他们送到了门外。
杜少康将那一盒价值不菲的胭脂往萧紫逸怀里一塞,笑道:“让萧盟主破了,完璧归赵。”说完便向胭脂坊对面的茶馆走去。
没有计较他的无理,萧紫逸没有说话,拿着胭脂盒跟着他走了过去。
在茶馆里坐下,茶汤婆立马给二人上了两碗热姜茶,然后才道:“二位客官,先喝碗姜茶暖暖手。”
杜少康见汤婆子十分知情识趣,有心抬举她,便指着萧紫逸对她道:“婆婆,这位有的是银子,你们这儿最贵的茶,尽管上。”
“客官您稍后!”汤婆子不一会儿便端了两盅碧螺春上来:“二位客官,店里小,最好的茶也只有这个,您凑活着喝吧。”
杜少康揭开盅盖,品了一口,道:“这茶不错。”他看着对面的胭脂铺,对着汤婆子打听:“婆婆,我看对面那家老板人不错,不知成亲了没有?”
“您说小韩呀!他今年已经快二十了,但是一直没有成亲,我也张罗着给他说了不少媒,但他就是不愿意,也不知怎么想的。”汤婆子笑着道:“怎么,客官,您也看上他了,想给自家妹子说媒?”
“是呀。”杜少康跟着附和道:“我看他年纪轻轻就有了那么大的门面,谁家的女儿跟了他,一定享福。”
汤婆子笑眯了眼,“可不是,小韩这孩子一没爹二没娘,也没有兄弟姐妹,无牵无挂的。做了他媳妇,一不用伺候公婆,二不用照顾年幼的弟妹。相公又能挣银子,以后的日子,美着呢!别说您,这一条街上凡是有女儿的,都惦记着他呢!”
萧紫逸冷冷的道:“听说前几日有人在他店里失踪了?”
“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