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4(1 / 1)

加入书签

差点以为自家可怜的小孙女的内皮又换了个手段更高明的穿越女。

几乎瘦脱了形的梁秋月依偎在亲娘怀里,满心感慨地喃喃说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女儿往后再也不会辜负爹娘的好意了……”

难得听见闺女说出这么贴心的话,不提眼窝子浅盛不住泪的何小妹哭成啥样,就连梁石这个粗枝大叶的汉子也不禁感动得鼻子发酸,恨不得把家里的好东西全都捧出来贴补给受了委屈的大丫头。

一时间,二房五口人之间的关系越发和睦,整日里不是孟不离焦就是焦不离孟,若非女婿坚持着硬要回家过夜,梁石都想把闺女出嫁前的厢房再重新拾出来给他们住下。

比起憨厚没心眼的梁石夫妻,历尽千帆的宋辞自然看出了梁秋月突然迸发的好感因何而来。

她也没拦着说不让梁石教导闺女辨识草药,反正人家爷俩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自己又何必枉做小人。

而且经过这段日子的忙碌,大房已经在清平镇一处地段不错的街面买到了一个带着后院的宽敞铺面。

此处原是一户外地迁来的衣料店,只因竞争不过吴掌柜的绣庄和另一家老字号绸缎商,这才忍痛贱卖了铺面打算转回故乡另寻出路。

因着打算在此长久经营,连宋辞也被谨慎惯了的梁栋请去验看拍板后一家人才凑出了一笔数额不菲的房钱,并按照老太太的意愿为家中新开的药铺命名为保安堂。

初来乍到,梁栋父子也不敢过分张扬,只给临近几户商家打了声招呼便静悄悄地开张营业了。

刚开始碍于保安堂声名不显,父子三人只能呆坐在店里摆弄药材和器具,顺便心疼流水般撒出去的花销。

直到后院陪同坐诊的梁馨儿在危难之际施针救下了一位难产血崩的孕妇,这才借着登门感谢的病患家属之口把店内还镇着一位女菩萨的美名宣扬了出去。

从那以后保安堂不说是宾客盈门至少也能保证铺子里的支平衡,偶尔还会有大户人家的女眷专程派人恭请女医上门看诊,让十几年来只懂得闷在房内绣花的梁馨儿在不知不觉中涨了不少见识。

生意好了麻烦自然也跟着来了,那些原本没把保安堂当回事的地痞流氓也变得积极起来,总是伺机寻衅想从看着就是老实人的梁家父子身上搜刮油水。

无意间撞见一次滚刀肉般的无赖在门口呼喝叫骂,宋辞便趁着去衙门里送药的时机把这件差事交给了县太爷,临走还不忘恐吓要是有人敢在老梁家的药店捣乱滋事,回头就停了他的鼻烟壶。

事关生死,不管心里再怎么愤恨委屈县太爷也只能按照老怪物的吩咐派出捕快轮流在保安堂附近的街面巡逻。

时间久了,再傻的人也从大老爷的做派中看出了点门道。因此受益的远近商家在暗地里庆幸从此受盘剥之苦的同时,也不由得对从来都是笑脸相迎的梁栋父子忌惮不已。

正是应了双喜临门那句老话,大房在清平镇的生意渐渐步入正轨,留守在梁家村的三房也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小生命。

随着雨季第一声闷雷降下,怀胎十月的何小妹在经历了生产的阵痛后总算得偿所愿诞下了一个健壮的男丁。

抱着失而复得的宝贝儿子梁石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本该伤感无比的父子哇哇二重奏倒把陪着祖奶奶一起守在外面的小满给逗乐了。

冷不丁见着八个多月奶娃娃的无齿笑容,梁石有些羞臊地抹了抹眼泪,鼓起勇气和自家老娘商量道:“娘,这孩子来之不易,儿想给他起名叫有根。”

这下宋辞可算是体会到当初梁秋月听见孟铁柱三个字时的感觉了,她心疼地瞅了眼吸了不少灵泉水养得细皮嫩肉的胖娃娃,无奈道:“行,只要你高兴就好。”

只差没乐疯了的梁石哪还顾得上欲言又止的梁老太,放下孩子就去大房院里用一头猪换来了十只老母鸡,预备好好犒劳一番劳苦功高的孩他娘。

他还想着等孩子满月那天再宰一头猪,一定要风风光光地办一场流水席,把村里说得上话的男女老少全都请来乐呵乐呵。

这要不是院子搁不下又怕惊扰了孩子,梁石都恨不得去县里请戏班子回来唱上一曲,让全县的人都知道自己得了一个好儿子。

尽管早就知晓对于古人来说一个能够继承家业传承子嗣的男丁有多么重要,可宋辞还是被变身为炫娃狂魔的梁老三惊住了,就连始终没什么归属感的梁秋月都跟着吃了回闷醋。

倒是冬月高兴的不得了,一来她早就盼着能有小满那样活泼可爱的弟妹陪着自己玩耍,二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自然也能从旁人的态度中意识到别管生出多少孩子只有男娃才是家里的底气。

“娘,弟弟长得真俊。”

梁冬月还不知道自己才下生的小弟已经被坑儿的老爹起了个极为吸睛的名字,笑呵呵地点了点小婴儿手背上的嫩窝,“弟弟什么时候才能和我玩啊?”

绑着头巾的何小妹撩开衣襟把前胸对准无意识嘬着嘴唇的胖儿子,她吃得好养得好又不像吕金巧那样作妖,奶水自然足足的,“怎么也得像小满那样大。冬妹不着急啊,等来年小满能下地跑了,你弟弟也能跟着你们一起玩了。”

梁冬月高兴地直点头,“我等着弟弟。”

她还以为有了弟弟爹娘就像喜月说的那样不稀罕自己了,没想到娘还是和原来一个样。

看来奶说得没错,二房除了小满就没有一个好东西。她往后再也不搭理坏心眼的喜月了。

有苗不愁长,在何小妹的心看顾下没隔几日梁有根就如同发面馒头似的白胖了一大圈,等到满月的正日子反倒更像是普通人家百天的孩子那样结实了。

梁石只当是媳妇得了老娘的滋补连同孩子也跟着沾光,只有冷眼旁观的梁秋月心里明白必是最初送来的灵泉水起了效用。

她颇为遗憾地摸了摸挺起的小腹,仰头朝陪在身边的丈夫说道:“孟大哥,我在这和娘说说话,你去前院帮着爹招待客人吧。”

正好孟铁柱也觉得自己一个男人老呆在岳母的房间怪不自在的,立时点头应道:“你自己多小心,开席时我再回来。”

等到屋子里只剩下母女两个,梁秋月才小心翼翼地握住小弟乱动的小手,“弟弟长得可真好。”

何小妹一听就笑了,“你和冬月真不愧是亲姐妹,她刚看见有根时也是这么说的。”

又聊了几句关于孩子吃睡方面的问题,梁秋月话题一转,“娘,我听说小姑现如今也在镇上药铺看诊了?”

何小妹逗了逗怎么也看不够的老儿子,“你大伯家当初买药铺的时候银子不凑手还是你奶帮着垫付了一半。当时就说好了,让你小姑在后院为女眷看诊,赚来的钱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