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古怪(1 / 1)

加入书签

魏姒往前面去的时候,堂屋中一家子还挺其乐融融,聚在一处,有说有笑的。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她提了把裙摆迈过门槛进了屋,自是敛衽拜礼,跪了谢笠夫妇一回,又说了好些恭敬讨喜的话。

谢大妇叫她起身坐,跟着就问她:“你不在后面安置杨氏她们,怎么也到前面来了?”

魏姒坐直了身子,面上带着笑:“阿公和婆母进京来,我到跟前来拜礼,这也是正经规矩呐。婆母放心,弟妹那里,我叫人送她先回三郎的院子了,她赶路也辛苦,还是先歇一歇再到前面跟咱们一处。曹杨氏那头,我单独划了个院子,吃穿用度虽是她自己的,可添置东西,还是少不得咱们来添置,我吩咐了阿笙,若有了缺处,着意添给她就是。虽然要全个待客之道,也不能不到前面来行礼请安的。”

“你给曹杨氏选的院子”谢大妇把话音一顿,只管看向魏姒。

倒是挺难为魏姒,竟能明白了:“这点子分寸我有,不近不远,不至于太不好看,也不会太失规矩。”

谢大妇这才哦了声,脸色仍旧不大好看,不过也没再说什么,刚进了家门,就为杨氏姊妹发作,叫孩子们心里都不舒坦,她再三的忍了,才没有提。

兄弟几个对视一回,当然看得出她脸色不好,谢潜想了想先前收到的信,看样子,阿娘对杨氏姊妹,是真的喜欢不起来啊

他又觉得头疼,这里头还有阿娘尚且不知的内情,倘或叫她知道了,还不翻了天?

他朝着坐在对面儿的谢拂使眼色。

谢拂见了,又偷偷的瞥谢大妇的面色,当下明白过来。

于是站起了身,莲步轻移往谢大妇身边儿挪过去,搂着她一条胳膊,又是撒娇又是卖痴的:“阿娘脸色好难看,才刚到京城,见了我,阿娘不高兴吗?我今日乖巧的很,可没惹你生气吧?”

她一面说,一面顺势蹲下去,就蹲在谢大妇的脚边。

谢笠瞧她这样,板着脸轻声斥她:“越大越没规矩,还不快去安生坐着。”

谢大妇却扬手在她头顶抚了一阵:“就你心眼子多,没惹我,我也没生气,这是赶路累着了,不是气的。”

她不愿意说,谢拂也不追着问,横竖叫她消了这口气就行。

故而她仰着小脸咧嘴笑:“我亲手给阿娘做了条裙子,阿娘既累了,先去歇着吧,等后半天阿娘歇够了,我送去给阿娘试试?”

谢大妇眼中笑意渐浓:“离开我身边儿,能耐倒大起来,还能自己做裙子了啊?”

魏姒眼看着谢大妇面色稍有缓和,心道果然还是谢拂本事大,便从旁更添了两句:“前阵子她又是挑料子,又是寻金银线的,折腾了好久,后来我问她,她才说是要给婆母做条裙子,我想着她未必自己就能做好,说要帮帮她,她还不愿意,说什么,这既然是做给阿娘的,必得我亲力亲为,阿嫂就不要管我了。”

果然谢大妇听了这话,面上愁云尽散了去。

一屋子的人又说了半天的话,谢大妇才叫谢拂陪她一块儿回院子去歇息了不提。

谢潜兄弟三个送走了谢大妇,本来想把京城里的事,先跟谢笠好好说上一说的。

可是没料想,谢笠大手一挥,竟不叫他们开口。

谢潜一怔:“阿耶?”

“我刚进京,也累了,有什么事情,叫我歇半天,缓口气,再来说。”他说着扫了谢汲一眼,“你先回屋去吧,几个月不见了,去看看你媳妇。”

谢汲眉头几不可见拧了一把,却不好再多说什么,就点了点头,做了个礼告辞了出去。

谢笠见谢潜和谢泠两个还不走,就催了两声,又吩咐道:“明后两天,递帖子要上门来见我的,一定很多,暂且都推掉,等我闹清楚了京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再设宴请他们过府来聚。”

谢潜背着手,手指在手背上点着:“阿耶是不是已经听到什么风声了?”

谢笠一眼横过去,沉了沉声:“我方才,说过什么?”

谢潜喉咙一紧,心下便是咯噔一声。

他不懂,阿耶这么急着进了京城,难道不就是为了如今这个错综复杂的形势而来的?

阿耶放心不下,所以才不得不动身入京,毕竟书信往来有诸多不便之处。

可人既然到了,为什么又要拖延半天?

他还有话想说,魏姒却在身后,轻轻扯了他一把。

到了嘴边的话,他顿住,又侧目去看谢泠,见他也几不可见的摇着头,一拢眉心,拱手与谢笠做礼:“儿告退。”

三个人前后脚的出了门,下了台阶后,魏姒就叫了声小郎。

谢泠欸的应了声:“阿嫂有事吗?”

魏姒看看谢潜,又朝他摇摇头,嘴上却说了句没事。

谢泠哪里还不明白呢?轻飘飘的瞥了一回谢潜,没多说别的,背着手缓步离去了不提。

谢潜眉目间一片清冷:“我真是想不明白,阿耶他”

魏姒忙咳了声,上了手拉他,两个人又快走几步,离堂屋这处远了些后,她才放慢脚步:“阿公这样做,一定有他的用意,你怎么这么急,非要惹阿公不痛快吗?没瞧着婆母方才就神色不好了,这才刚进京第一天,就要叫阿公和婆母都不舒坦不成?”

谢潜稍稍沉默了会儿:“阿娘为什么会这样,你闹明白没有?”

她起先摇了头:“不过我觉得有几件事儿,挺怪的,所以你瞧,我打发了小郎先走,一则怕他问的多了你要生气,二则是我的私心,这个事儿,还是得问你呀。”

谢潜拉着她一只手,信步往住处回,听了这么一句,脚下略是一顿:“怎么说?”

魏姒便把在后门那里接到人后的事情,与他十分详尽的复述了一回,等说完了,她反握上他的手,两个人就那么十指相扣着:“我虽然在家中与弟妹相处的日子不长,可是之前瞧见的,她可不是这样的。我同她说起三郎,她好似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太平静了,就像是就像我说的那些,与她都是无关的一样哩,你说怪不怪?”/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