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入府(1 / 1)
街口小厮一路小跑着入府们来回话时,表情是欢愉的。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这些人,大多都是当时谢潜从陈郡带来的家生奴才,多年离家在京,此时见了谢笠夫妇,就只当是自己回了一趟故里那样的高兴。
谢拂心中的欢喜更是不必说,她得了话就忙起了身,也顾不上把身下胡凳拉开放稳,拿脚后跟儿踢了一回,圆滚滚的胡凳一侧一翻,打了两个滚,她却不管,提了裙摆就出了门房,往大门口去等着迎谢笠夫妇了。
缪云在身后叫了两声女郎慢一点,又弯了腰把翻倒在地的胡凳扶起来,才连忙跟着谢拂的身形出了门。
谢拂想,她应该多陪陪爷娘了的。
前世也是这样,聚少离多,自她十三岁入建康,一直到她二十五岁服毒自尽,同爷娘见面的次数,她掰着手指头都能数清楚,而后来她往陈郡送去的家书那时爷娘已经彻底恼了她,恨她不争气,又气她心思太稚嫩,所以回信也很少,至多她一连几封去的急了,阿娘才会回她一封。
如今重活一世,她仔细回想起来,刚到建康的那几个月,她觉得哪里都很新鲜,一颗心都玩儿野了,哪里还惦记着给家中爷娘去信,也不过是二兄每月送家书时,会捎带上她,一同向爷娘问个安。
后来她转醒,京中又多事,一来二去,她虽然惦记爷娘和家中,却也没来得及送几封信回去。
谢拂想着,眼眶就有些温热起来。
今日重聚,竟真的是恍若隔世。
缪云轻飘飘的瞥见她神色有异,倒像是想掉金豆子的模样,唬了一跳:“女郎这是怎么了?郎主和大妇就要到了,怎么欢喜的要掉眼泪呢?大妇瞧见了要心疼的。”
是,她不能叫阿娘替她cào心,担忧放不下。
于是她抹了一把眼角,瓮声瓮气的:“我没事,就是太久不见爷娘,想他们了。”
缪云不疑有他,就温和着嗓音笑着多劝了她两句,后话就没有了。
主仆两个在府门口站了大约两盏茶的工夫,谢拂听见自不远处传来哒哒马蹄声,她心头一动,又提了提裙摆,几步就下了台阶,勾着头往街口方向望过去——那是他们谢家的马车,那车上的,是她阿耶与阿娘!
明明缪云劝了她半天,两个人也是有说有笑起来,可这会儿见了缓缓行来的马车,她还是不争气的掉了泪。
谢笠和谢大妇下马车时,谢拂早敛衽跪在了一旁,更是俯首下去,行的是个叩拜大礼。
谢大妇也是眼窝一热,不过到底惦记着这是府门前,一则有行人往来,二则还有奴才们看着,便多少能收着些。
她上前三两步,稍一弯腰,托着谢拂一双手,把人从地上拉起来:“我的儿,大半年的工夫你不在我跟前,如今见了,就不要行这么大的礼了。”
谢拂一双眼果然兔子眼似的那样红,吸了吸鼻头,往谢大妇的身上靠了靠:“我想阿娘了。”
谢笠一掩chún,轻咳了声:“当初也是你闹着要进京的。”
谢拂一抬眼,看看谢大妇,见她同自己使了个眼色,心头一动,撒开拽着谢大妇的手,踩着轻快的步子就凑到了谢笠的身边去。
她撒娇是把好手,小脸儿一扬,又揖手一礼:“我也想阿耶了。”
谢笠面色缓和了些,一抬手拍拍她的小脑袋,四下环顾了一回:“进府说话吧。”
于是兄妹几个又奉爷娘先行,跟着才缓步入府去,一家子在京中团聚,又少不了要絮叨上半天的话。
却说魏姒在后门那处等来了杨氏姊妹时,起先是连理都没理杨媛的,只叫阿笙去扶着杨娴下马车,她才站在门口同杨娴招手。
杨娴脸上是一贯温顺的笑:“叫阿嫂费心了。”
“咱们是一家人,没有这样见外的话。”她一面说,一面拉了杨娴一把,“一路上还好吗?除了自弘农到陈郡那一年,你也没出过这样的远门吧?三郎知道你要来,已经欢喜了好些天,早就打发人把院子又里里外外的拾掇了一回,添置了好些你喜欢的东西,你二兄还说他呢,办大事的郎君,愣头青似的,也不怕底下人笑话。”
她本意是好的,谢汲和杨娴成婚快三年了,这样的别离还是头一遭,她有心叫夫妻两个真正的小别胜新婚,便刻意的将谢汲这些天的忙碌说给杨娴听。
可是杨娴的反应,却很出乎她的意料。
这个话,杨娴连接都没有接,反倒顿了顿脚步,稍稍侧了身:“这是我娘家阿姊,阿公和婆母来信时,应该同阿嫂说过了的。”
魏姒这才正眼去看杨媛。
她不得不承认,那是一张惊为天人的脸,只是嵌在那张脸上的一双鹿眼,本该是灵动无邪的,却在她看来,满是jīng明二字。
她不喜欢这样的人,浑身上下透露着jīng明和算计。
更何况她对杨媛的不喜欢,本来也不是今天才有的。
这种感觉很微妙,她长这么大,待人接物都永远秉着客气二字,从不针对谁,哪怕是不喜欢的人,也从不会叫人家尴尬难看,滋事寻衅,更是从没有过的。
但是对杨媛
她总觉得,这是个来者不善的主儿,更别说她还是新丧寡居的了。
魏姒不咸不淡的哦了声:“我也叫人收拾了住处,论说她如今这样”她好似一时失言,呀了声,顿住转了话锋,“本来按你二兄的意思,该把临着咱们府上的那个宅子收拾出来,叫你阿姊住下来。可你知道的,那宅子原是当初四郎进京,婆母拿了体己银子给他置办的,虽然四郎也不住,可毕竟名义上还是他的宅邸,叫你阿姊住进去,只怕外人说混账话,再说也是亲戚,没有进了京却叫住外头的道理。”
她一番话,全是冲着杨娴解释,等说完了,才回了回头看杨媛:“你且安心的住下来,倘或有不喜欢的,或是不合心意的,只管来告诉我,我叫人重新给你置办,可千万不要太客气,也不要太拘束了,这里虽然是建康,但到底不是陈郡的老宅,没有那么大的规矩,咱们都是平辈儿的人,本来也该更亲厚的。”/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