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容后再议(1 / 1)

加入书签

p谢潜一时间又是生气又是着急,他倒不是气谢汲鬼迷心窍的拿庾子惠的银子,当年不过是看在朋友之谊上,才会借钱给庾子惠开客栈,后头分银子这回事,八成也是庾子惠好话说尽,他才会收下的。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现在回头看过来,庾子惠摆明了是别有用心的,打从一开始就想拉他下水了。

谢潜大口喘着气,努力的让自己保持着冷静:“阿耶知不知道这件事?”

谢汲这会儿老实下来,相当乖巧的点着头:“知道,阿耶知道的。二兄派人送信回陈郡,说起令贞和通安客栈的事情时,我就把这事儿回禀阿耶知晓了。”

既然知道既然知道,为什么不曾告诉过他呢?

谢潜来不及细想这些,只是蹙拢了眉心:“阿耶是怎么说的?你知不知道,有这个把柄在,三殿下想要拿捏你,易如反掌?”

他问完了,才恍然醒悟过来,觉得不大对劲儿。

从前也没听三郎说过有关朝堂党争的事儿,怎么如今一下子像是回过神来,且非要向着宇文舒了呢?

难不成,就是为了这个所谓的把柄?

“你不会是因为这个,才想着要辅佐三殿下吧?”

“二兄也太小看我了。”谢汲看他也没真的发脾气,胆子才又大了起来,“我若不想做的,他便是拿刀架在我脖子上,我都不会点一下头。”

这也是,谢氏子孙有骨气,阿耶年轻时又是领兵出身的,骨子里带着武将的硬气和犟劲儿,从前爷娘也总说,三郎最像阿耶的地方,就是这一身的犟劲儿。

他想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可是他不想做的事儿吧牛不喝水还能强按头,但这是个按头也没用的主儿。

谢潜稍稍松下一口气来:“这样就最好不过,我劝你趁早收收心,尤其是如今到了建康为官,更不要轻易的去辅佐谁,不然回头出了事,难道真叫阿耶上京来保你吗?”

谢汲嗤了一声:“二兄就打算一辈子这样小心谨慎吗?能谨慎到几时?”他挑了挑下巴,“我在家中时,阿耶就说了,今次两浙的事情结束后,二兄你,也不得不择主站队了。”

“我”

谢潜叫他的一番话,倒噎的说不上话。

无论宇文聪的下场如何,在宇文郅的眼中,他都是宇文舒的党羽了。

而至于陛下会怎么想,他猜不透,也不该去猜。

是陛下派他和宇文舒一起到两浙来的,究竟是为了试探,还是根本没想那么多,他无从得知。

然而阿耶看的那样jīng准,此事过后,他还想做那个秉持中立的谢大夫,显然是不可能了的。

谢潜回过神来,目光锐利的看向谢汲:“这也是阿耶的意思吗?”

这种事情上,谢汲不敢骗他,就摇了摇头:“我劝了阿耶,阿耶不听,还把我骂了一顿,不过一开始是不肯放我上京的,后来收到了二兄的来信,才提议叫我入京,我想,阿耶应该也没法子了,况且还有小幺在二兄,其实早晚都是没法子的事啊,阿耶那么能干,这回不也低了头,送我入京了吗?”

只是这件事,干系太大了。

他不知道王岐当年是怎样下定的决心,更好奇元长庚又是怎么就认准了宇文聪去辅佐。

其实说起来,他倒是有些佩服他们。

至少他们敢放手一搏,成王败寇,那也是多年之后才能看到的结局。

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至少不像他,犹豫,踌躇,不敢迈出这第一步。

就连荀况

要不然人家总说兄弟连心,谢潜这头刚想到荀况,谢汲那边就已经开了口:“我见荀小郎君这般,再加上二兄先前的几封书信所写,这位出身颍川荀氏的小郎君,应该是已经选择了宇文舒这个主君的,是吧?”

谢潜眯缝着眼,叫人看不出他眼中的情绪来。

可是谢汲却从他这样的神情中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于是他呐了一声:“他就不怕吗?二兄,这个世道就是这样的,我不信二兄是个畏手畏脚的人。”

谢潜深吸了口气:“这件事情,等回到京城处理完事之后,再议吧。”

“我”

谢汲还有话说,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思。

谢潜却显然不想再谈下去,换了副笑颜,上前两步,在他肩膀上拍了一把:“小幺离家几个月,你不想她吗?走吧,跟我回顾家去,吩咐着叫人收拾东西,明儿一早动身回京了。”

他说完了,转了个方向,迈开两条笔直修长的腿就往门外去。

谢汲跟在他身后,又不敢大声叫嚣,唯恐叫人看了笑话,于是只好在心里暗暗地嘀咕了几回。

两个人一路回到顾府时,谢拂正由顾齐陪同着,就在这府门内不远的地方,来回的踱步。

她脸上写满了焦灼不安,顾齐倒是神色淡然的一直在劝着些什么。

“小幺。”谢汲随着谢潜进了门,一眼就瞧见了这个数月未见的幺妹,欢喜得厉害,扬了音调,就叫了她一嗓子。

谢拂的脚步一顿,身形一僵,缓缓的回过头来,像撒癔症了似的,拼命了又揉了一把眼睛,一双凤眸闪烁着不敢置信的光芒:“三三兄?”

顾齐一听她叫三兄,便知这是陈郡谢汲,下意识的就打量了过去。

谢潜咳了一声,示意谢汲收敛些,两个人才不急不慢的步上前来。

顾齐打量的目光正好收回去,拱了拱手:“谢三郎。”

谢汲回了他一礼,又笑了笑:“要叨扰一晚了。”

他如今上了任,顾齐虽是士族子弟,也没有一官半职傍身,对他的那个礼,其实不是个正经礼数。

只是谢汲也不仰仗着这个官职吓唬人,加上一路回来,二兄也说了好些这次吴郡中的事,他深以为这个顾彦之委实算得上一位深明大义的君子,自然更不会拿这个出来说嘴。

还是谢潜那里语气淡淡的替他解释了两句:“陛下刚点了他入御史台,如今出了治书侍御史的任,这回到吴郡,是持圣旨而来,要拿了两浙贪墨的犯官回京去的。”

顾齐听了,这才忙又恭喜了两声,又重与他见了一回礼,反倒弄的谢汲十分不好意思,连连回了几声客气话,而后才不提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