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不情不愿(1 / 1)

加入书签

p谢汲蹙了眉,不情不愿的。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他知道爷娘都不待见杨氏,甚至觉得,自二人成婚以来,他对杨氏,每每言听计从,为着这个,爷娘自然更觉得杨氏实非佳妇。

谢家规矩大,门风清白,爷娘在人前自然也不会如何的去为难杨氏,只是将她一个人留在陈郡,他终究是不大放得下心来。

当年不是为着喜欢她,才求娶,不过是她眉眼间与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分的相似而已。

可是这几年相处相伴,杨氏又从不是个张扬跋扈的人,夫妻两个在一处相处,和和睦睦的,于他而言,也是另一种心安。

他实在没办法,不顾念着杨氏的感受。

此一去建康,归期未知,那里纵使再凶险,他也想把杨氏带在身边。

但大兄说的话,又不无道理。

谢汲有些烦躁,揉了揉脑袋。

谢笠看在眼里,眼底的不悦更重:“别的我不与你多说了,奏疏我明日一早叫人送往建康,三日后你就动身进京去。我约莫着,至多十天半个月的,陛下的旨意也能下来。这几天,在家里好好陪陪你阿娘,外头的事,也交代了,田庄也好,铺面也好,你手上还有的生意,都安置妥。”

他这头是万分不放心的叮嘱着,谢汲那头却是百般不情愿的低着头。

一直等到谢笠口中的吩咐都讲完了,他才支支吾吾的哦了一嗓子:“那我入京的事情,阿耶告诉二兄吗?”

“自然是要告诉他的,不然来日回了京,他都要大吃一惊,只是眼下不是时候,”谢笠摇着头,咂舌品了品,“等陛下旨意下来了,再说吧,要是他们那里还没了结,就给吴县去封信,要是了结了,他们先回了京,你的事儿,就也用不着我告诉他了。”

话到了这份儿上,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谢汲虽然不高兴,可也知道,什么是以大局为重。

他慢吞吞的站起身,毕恭毕敬的同谢笠行个礼:“阿耶没事情要交代,儿就告退了,外头还有一堆事,都要尽快交办了。”

谢笠观他神色,听他语气,只觉得火气蹭蹭的往上涨,到了了,还是瞧着谢瀛一个劲儿摇头,才压下了心头的怒火,摆摆手,示意谢汲退下去,一概后话没有再提。

谢瀛看着他往外退的背影,是那样硬朗坚强的,心中生出无限的感慨来:“从前阿耶与我说过好多次,就怕三郎长大了,学成个纨绔的模样。他不是阿娘亲生的,管教是轻不得,重不得,家里头最难教的,其实就属他。可是今日看来,三郎,没有辜负爷娘的苦心啊。”

“他从来就没有辜负过我与你阿娘。”谢笠眼中闪着自豪与骄傲,“这么大的家业,你阿叔膝下三子尚年yòu,帮不上忙,没有三郎,你我二人,也是难得很的。只是杨氏——”提及这个儿媳,他眸色才暗下去,“叫他进京去,是办正事儿,你瞧他那个样,就这样撂不开手,好似把杨氏留在家中,我与你阿娘,能讲她生吞活剥了一样。”

谢瀛噗嗤一声笑出来,又觉着自己失了态,见谢笠黑了黑脸,忙收敛了些,手虚握拳,虎口掩在chún边,轻咳了一声:“阿耶也别总是说弟妹了,三郎与她夫妻敦睦,这样不好吗?爷娘也总不愿见,儿孙们整日吵闹着度日吧。再且说了,弟妹并不是很张扬的人,侍奉舅姑,一日也不落,就是对我和清淮,也是客客气气的。”

“你少跟我这儿装傻,”谢笠提起这个来,就始终是没好气的,“前年他抽了五百两银子,悄默声的给杨氏的乳娘送了去,我和你阿娘,原也不是小气的人,咱们家,也不差这五百两的银子。但这件事,三郎是瞒着爷娘干的,五百两的银子,他自己拿了三百两,又挪用了共中两百两,不都是杨氏撺掇的吗?”

谢瀛干巴巴的陪笑脸:“您瞧,事儿都过去两年了,那点银子,三郎不是也都补回来了吗?阿叔他们也没说什么,反倒是您,这两年,总不能把这个事儿放下了。”

“我放不下的,何止是这么个事儿。”谢笠火大,呼吸明显急促了好些,“好好的一个郎君,我跟你阿娘,费了多少心思,把他养成了如今这样的秉性才情,又是能干实事儿的,难不成就叫一个杨氏,给带坏了吗?”

谢瀛撇撇嘴,略低了低头,就什么也没再说。

阿耶对杨氏的成见,已非一两日的了。

打从杨氏进谢家的门,爷娘就不怎么待见她,又出了两年前那样一桩事,从来不藏私的三郎,竟一时私下里挪用了公中的银子,这事儿算是成了扎在爷娘心头的一根刺,谁也拔不掉,反倒日渐扎的更深。

杨氏这些年里,再安分守己,事上以贞敬,都是没用的。

念及此,谢瀛又不由的摇头。

三郎这事儿办的也不厚道,谢家门第这样高,他前头两个嫂嫂,都是高门出身的嫡女,杨氏嫁进来,出身上,就先矮了一等,本就不是那样好过日子的。

如今还好是妯娌间稍和睦些呢,可阿叔膝下的三儿一女,如今年岁都还小,说话总没个遮拦的,长辈们面前,他们装模作样的,再恭谨没有,可背着长辈,什么难听的都能说出口。

他做兄长,又不能为杨氏去出头,传出去,只会更难听。

三郎从前在家,杨氏还有个依靠和指望,这样一去建康城,留下她在陈郡,日子怕更难过了。

谢瀛心思转动着,仍旧觉着,还是要在爷娘面前多劝一劝,杨氏和三郎有一辈子要过的,爷娘这样不待见她,难道将来有了孩子,叫孩子也抬不起头吗?

他一面想着,一面拿眼睛的余光,偷偷地瞥了谢笠一回。

谢笠正在气头上,没大留神他,只是见他半天不说话,自己这里生闷气又好没意思,平复了须臾,稍稍缓过这口气:“三郎房里的事情,你也少chā手过问,杨氏是你弟妹,没有总在爷娘面前替弟妹说好话的,听见了吗?”/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