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1 / 1)

加入书签

张而又凝重。

跪在最前面的九皇子夙九兮见兰子卿走来,狭长的眸里闪过一抹暗光, 起身迎上前,殷红的chún动了动,冷淡地唤了一声“兰相。”

兰子卿来之前便已听前来宣旨的太监说明情况, 炀帝大限将至,九皇子陈兵龙涎宫外,危机一触即发。

当年兰子卿新登相位之时,夙九兮已经被炀帝驱逐关外, 因此两个人之间并没有多少jiāo集。哪怕是之后夙九兮班师回朝,两个人也没有打过几次照面。

兰子卿虽对这位炀国九皇子颇感陌生,不过对于他心狠手辣的作风却是早有耳闻。

其中最出名的一件事,便是四年前九皇子活剐前相宋光之子,宋渐声。

那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谁也无从得知,只知道那宋渐声时常出入九王府,与九皇子似乎有些暧昧不清的关系。

据传,九皇子便是为了他才密谋造反,炀帝得知后大为震怒,当即将九皇子打入死牢,最后还是在三皇子夙丹宸的苦苦哀求之下,这才网开一面,以“结党营私,意图不轨”的罪名将其贬戍边疆。

之后发生的事情在炀国朝廷闹得沸沸扬扬,叫人想不知道都难。

夙九兮活剐宋渐声。

据悉,出卖夙九兮,暗中向炀帝告密的人,正是宋渐声。

后来兰子卿执掌相印,听到这件事时,敏锐地嗅到了背后的yin谋。

从宋渐声唆使夙九兮谋反,到最后宋渐声向炀帝告密,整件事情都是有人在暗中策划,目的便是铲除九皇子。

至于这一场yin谋究竟是晁氏一族在暗中布局,还是司马一族在背后捣鬼,却是不得而知。

只知道,前相宋光之子宋渐声在这一局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作用。

虽说宋渐声是咎由自取,但死法未免令人毛骨悚然。

足以见夙九兮手段狠辣,心如蛇蝎。

这位传言中yin狠du辣的九皇子此刻身披银龙甲,脚踩黑金靴,身姿修长挺拔地立在兰子卿面前,用一种du蛇般yin冷的目光冷冷瞧着他。

殷红的chún缓缓开口,道:“兰相。”

料谁也无法想到,传言中狠辣无情的九皇子竟生得这般chún红齿白,yin柔俊美。

兰子卿收了收思绪,拱手道:“臣兰子卿参见九殿下。”

与兰子卿同来的白眉太监跟着行礼。

夙九兮看了那白眉太监一眼,道:“李公公,这是怎么回事。”

被点到名的白眉太监到底是炀帝身边的老人,即便是在夙九兮控制了皇宫上下的情形下,依旧不卑不亢,声音沉稳,无丝毫慌乱之意。

“回九殿下,陛下召兰相觐见。”

夙九兮脸色一变,不由得沉思起来。

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见此情景,在底下小声的jiāo头接耳,窃窃私语。

圣上在弥留之际宣兰相觐见,莫非是为了册立新君一事。

偷偷抬头看了眼四周围得密不透风的士兵,众大臣无不在心中重重一叹。

圣上就算此时册立新君,也是为时已晚……

看九皇子的架势,分明是孤注一掷,势在必得。

想起夙九兮当年的狠辣作风,众大臣浑身一颤,像被割了舌头一般,全都没了声音。

兰子卿作揖之后,见夙九兮没有别的反应,趁机往里面走去。

“兰相留步。”

那道过于yin冷的声音听得兰子卿背脊一寒。

夙九兮几步追了上来,面无表情地说:“父皇病重,不宜见外臣,兰相还是请回吧。”

“九殿下,宣丞相觐见可是圣上的旨意,难道你要违抗圣旨吗!”

一旁的白眉太监急道。

夙九兮冷“哼”了一声,“本王都是为了父皇的身体着想,想来父皇也会体谅本王一片孝心。”

“你!”

兰子卿适时出来阻止咬牙切齿的白眉老太监,转而对夙九兮道,“九殿下,可否借一步说话。”

夙九兮沉吟片刻,颔首。

不知道兰子卿在一旁同他说了些什么,只知道夙九兮听后狭长的眸里明暗变幻不定,最后化为眸底一片捉摸不定的暗光。

脸上紧绷的神情缓和下来,侧身让路,做了一个“请” 的姿势,挑眉道:“兰相,请。”

“多谢九殿下。”

兰子卿容色不变,在众人好奇的注目下从容推开龙涎宫的门。

关门声在身后响起。

里面光线偏暗,勉强勾勒出富丽堂皇的陈设。一旁摆放的暗金龙头炉里红光微弱,几乎不能驱寒。

兰子卿只觉一股又湿又yin的冷气从后背窜上。

最里面绣着龙章暗纹的明黄床帐里映出一道模糊的身影,压抑的低咳声从里面传出。

“微臣兰子卿参见陛下。”

兰子卿在床帐前跪下。

“咳……平身……”

传来的声音苍老嘶哑,不复往日雄姿英发。

看来夙煌的确如外面所说,病重难返,命不久矣。

兰子卿心中五味杂陈,这三年来夙煌到底待他不薄。

“你如今能进来这里……咳……说明朕没有看错人。”

闻言,兰子卿思忖了一番后,斟词酌句,拱手道:“但凭陛下吩咐。”

里面静了片刻,紧接着一只大手掀开床帷,一身明黄亵衣的帝王低咳着缓缓坐起身。

兰子卿被眼前这个骨瘦如柴,满头白发的人吓了一跳。

这哪里还是昔日杀伐果决的乱世枭雄,分明像是七八十岁的耆耋老翁。

“陛下……你怎么会变成这副模样……”

兰子卿惊觉失言后忙拱手赔罪,“臣该死。”

“无妨……咳……”

说话间猛烈咳嗽起来,仿佛连肺都要咳出来一般。

“自作孽……不可活……”

那双鹰眸仿佛失去了所有光亮一般,如死水一般平静。

整个人毫无生气,仿佛只是凭一口气撑着一般,

这副模样,同从前意气风发的帝王简直判若两人。

如此一来,使得兰子卿心中越发生疑。

他只知夙煌会变成今日这样,全都是因为梨贵妃的一封信。梨贵妃死之前给夙煌送去一封信,紧接着便自缢宸霞宫,

而夙煌看到那封信后,震怒如雷,将御书房里所有的东西都砸了个干净,立即命侍卫前去宸霞宫捉拿梨贵妃,得知梨贵妃死讯后,还要当众鞭尸泄恨。

那封信上究竟写了些什么,竟会有如此大的威力。

梨贵妃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能惹得炀帝如此痛恨。

这一切,兰子卿自然是不得而知,他也不会傻到去问夙煌。

夙煌叹息过后,忽然话锋一转,声音冷了下来。

“朕自知大限将至,唯有一件事情,始终放心不下。”

兰子卿回了回神,斟词酌句了一番,小心道:“陛下可是忧烦储君之事。”

炀帝没有正面回答,只沉了脸色,道:“门外那个逆子以为这样做便可以bī宫夺位么,简直白日做梦!”

兰子卿眉目一凛。

夙煌的众多儿子之中,夙丹宸或许不是他最中意的一个,但夙九兮却是他最厌恶的一个。

这一切都是因为夙九兮的生母,贤嫔。

当年夙煌刚刚从离帝手里夺来江山,又因根基不稳,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余孽兴风作浪,可谓外忧内患。

夙煌为了摆脱困境,遣使到娆国求亲,意在与强大的娆国联姻,借助娆国兵力渡过难关。

当时的娆国国君答应将五公主嫁到炀国,结果前来和亲的女子却是娆国五公主身边一个小小的侍女。

也便是夙九兮的生母,贤嫔。

如此奇耻大辱,炀帝如何能容。

炀帝厌恶夙九兮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夙九兮的皇室血统不纯。

前来和亲的侍女并非完璧之身,而且在短短半月之内,便怀上了夙九兮……

炀帝当时顾及娆国,倒也不曾为难她,给了那女子一个“嫔”的位份,还让她顺利生下九皇子。

但至此之后,炀帝心里便种下了一根刺。

随着夙九兮的逐渐长大,除了继承其母出色佚丽的容貌外,眉目间另有一分yin柔。

炀帝越看他越觉得不像自己,心中厌恶之情日以渐增,后来索xing将他母子二人迁入冷宫旁边的偏殿,眼不见为净。

连之后贤嫔缠绵病榻,将死之际,都没有去看望一眼。

兰子卿听出他话中明显的嫌恶之情,只觉传言非虚。

“储君之位……不知陛下属意何人……”

兰子卿一面道,一面心下思绪飞转。

如今太子与十五皇子薨,只剩下三皇子、九皇子、十皇子。

其中九皇子血统不正,十皇子风流纨绔,皆难当人选。

唯剩下一个三皇子,夙丹宸。

兰子卿心中一跳,却听得他边咳边道:“储君之事……咳……朕已有安排。孤传召兰卿,是为了另一桩事。”

夙煌坐在床榻边,神色庄重肃穆,鹰眸里暗藏一抹冷酷的光芒。

“兰卿,替朕拟旨。”

兰子卿恭声后,来到书案前,铺开一张洁白无暇的圣旨,提笔就绪。

低咳了许久之后,夙煌方平复下来,一字一句缓慢而又冷酷地开口。

“朕百年之后,押三皇子入宗人府,终身囚禁,永世不得出宗人府半步。”

兰子卿手腕剧烈一抖,墨汁险些染上白纸。

……

兰子卿走出宫门时,浑身僵硬,脸色苍白。

文武百官个个伸长了脖子,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所有人都屏息以待他宣布炀帝选定的储君。

夙九兮墨眸紧眯。

空气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兰子卿看着翘首以盼的众人,深深吸了口气,缓缓开口道:“圣上未定储君之位,诸位大臣稍安勿躁。”

在场的人发出一片“唏”声,无不大失所望。

唯有夙九兮勾了chún,上前“请”兰子卿来到一处偏僻的角落。

“兰相果然说话算话。”

接过兰子卿藏在袖口里的圣旨,夙九兮轻笑道。

正是因为兰子卿答应他会对储君人选秘而不宣,夙九兮才会放他进去。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

夙九兮满意地看着圣旨上面的内容,殷红的chún往上勾了勾,意味深长地说:“从今以后,三皇兄便有劳兰相了。”

兰子卿此刻心乱如麻,根本无心与他周旋。接过他递来的圣旨后,虚与了一两句,便匆忙转身离去。

“兰相。”

夙九兮突然叫住兰子卿,眯起狭长的眸,缓缓道:“这圣旨上原本的内容,可是要立三皇兄为储君?”

墨眸紧紧盯着眼前紫金官袍的人。

兰子卿直面他凌厉的视线,面不改色道:“圣旨上的旨意便是圣上的意思。”

夙九兮显然误会了他的意思,紧紧看了他半响后,低低笑了起来,道:“兰相果然冰雪聪明。”

“臣告辞。”

这一次,夙九兮没有再为难他。

兰子卿大步走出一段路程后,方大喘气地停了下来,后衫被冷汗濡湿,手里紧紧捧着圣旨,一副惊魂未定的模样。

过了许久之后,脸上方露出一个苦笑。

他手中的圣旨的确被他做过手脚,不过炀帝原来的旨意,却不是夙九兮想象中的那般。

而是要……

想不到炀帝对梨贵妃的恨意,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一想到那恶du的旨意,兰子卿只觉后背发寒。

倘若炀帝召见的人不是他,那阿宸便要……仅仅只是猜想,他已经痛得无法呼吸。

兰子卿握紧了手里的圣旨,片刻也不愿多待下去,加快了脚步往宫外赶去。

刚出宫门,身后忽然响起大钟声,一声接一声沉重而又嘹亮。

兰子卿猛地停住脚步。

唯有帝王驾崩,方可举钟鸣丧。

炀帝,驾崩。

第113章 远走高飞

时年一月, 炀帝驾崩,天下大丧。

正当九皇子夙九兮一面料理炀帝的丧事,一面准备登基称帝时, 后方传来十万火急的军情, 前朝太子在边关幽州起兵,一路势如破竹, 已攻打至中腹地区。

炀国朝廷的人听到消息后大吃一惊,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 前朝余孽一直在暗中蛰伏, 更没有想到, 受先帝亲封的国师卫离珏竟是离宫太子!

事态紧急,夙九兮不得不暂缓登基事宜,点兵整装, 亲赴战场迎敌。

朝廷上日夜不休商议对策的大臣们忽然意识到一件事,丞相兰子卿已经许久不曾露面。危难关头,丞相怎能不出来主持大局。

匆匆赶往相府,结果相府里连一个奴仆小厮的影子都没有, 更别说兰相的踪影。只见正厅堂的梁木上用白绫悬挂着青玉相印,一旁书案上搁着一封笔墨未干的辞呈。

这时有人发现,被幽禁在三王府的三皇子不见了。

只留下一道贬戍三皇子为平民百姓的圣旨。

人去楼空。

……

“驾!”

一辆素雅的马车倏地穿过林间小路, 在黄土地上留下一串深深浅浅的马蹄印。

马车上,整夜没有合过眼的兰子卿一脸疲色地靠在软枕上,强打jīng神,伸手温柔地抚摸枕在他膝上, 昏昏睡去的醉犬。

阿宸,我终于带你离开了浔阳。

心爱的人此刻便枕在膝上,触手可碰。

实在太好了。

兰子卿目光柔软,眸底却暗藏一抹忧色,并非是完全欣喜的模样。

事已至此,他也无法再隐瞒真相。

知道了真相后,阿宸……会不会怨他……

兰子卿的心提了起来。

他能用自己单薄的身体为他撑起半边天,能在重重杀机面前面不改色游刃有余,能独自一人在刀光剑影的炀宫中铺出一条后路。

他唯一不能的,便是看见他怨恨的目光。

兰子卿胡思乱想之际,枕在他膝上的人有了动作,发出一声轻微的梦呓,缓缓睁开眼睛,继而捂着脑袋坐了起来。

“唔……头好疼……”

“殿下,喝点水吧。”

他耳边忽然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